《黃天霸全傳》
【本書體例】
果志、松毅、郭莊著。129回,84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版。
清朝康熙年間,綠林英雄竇爾敦占據金頂峰,安營扎寨,殺富濟貧,除暴安良,屢劫皇綱,威震中原。康熙皇帝大為震怒,令兵部尚書彭朋捉拿“賊首”,限期歸案。彭朋自知不是竇爾敦的對手,便求救金鏢黃三太。黃三太一為討好彭朋,日后升官發財,二為報彭朋昔日救命之恩,親登彭府門,出謀劃策,討圣旨,帶領他幾個弟兄趕赴河間府,派人登寨,向竇爾敦“指鏢借銀”。竇爾敦得知后,怒斥黃三太是綠林叛徒,朝廷鷹犬。黃三太得知,惱羞成怒,約定竇爾敦在李家店比武較量。比武中黃三太不是竇的對手,背信棄義,乘竇爾敦不備,暗用金鏢打傷竇爾敦。黃三太趁機想下毒手,幸好竇爾敦的兄弟及時趕時,才使人幸免遇難。
李家店比武,黃三太、彭朋并未籌足規定的銀兩。康熙龍顏大怒,將彭朋拿住查辦,黃三太也被免去了“四路飛虎廳御馬快”之職。康熙又派“常勝將軍”玉狼前往,亦被竇爾敦打敗。從此,竇爾敦聲威大振。義軍進駐連環套,盜御馬,攪得康熙心神不寧。萬般無奈,康熙起用黃三太之子黃天霸圍剿連環套。竇爾敦率義軍迎戰。黃天霸屢戰屢敗,最后,施詭計,抓來竇的母親,以此要挾竇爾敦。為救母,竇爾敦只身下山,不幸落入敵手。黃天霸害怕義軍劫法場,在獄中暗暗把竇爾敦殺害。眾英雄劫法場,砸囚車,奮力奪回竇爾敦的遺體。黃天霸在獻縣殺了竇爾敦,割下人頭,帶上御馬,準備進京面君,受封領賞,怎奈御馬思念竇爾敦,不吃不喝,絕食身亡。這使黃天霸不得不改變主意,在內奸白吉的協助下,攻破連環套,義軍措手不及倉皇應戰,雖奮力廝殺,終因寡不敵眾,連失三關。義軍在軍師牛曉塘的率領下,為保存實力,主動撤出連環套。黃天霸并沒有因義軍的撤出善罷甘休,還大肆追殺義軍首領,他親手殺死了同他結拜的大哥,為斬草除根,他還滅絕人性地逼迫兩位兄嫂上吊自盡。黃天霸一系列令人發指的罪行激起了武林群英的憤怒,遂群起而攻之。最后在娘娘宮,黃天霸被“冰絲套索”罩住,死于亂刃之下,得到應有的下場。
懲惡揚善、扶弱濟貧似乎永遠是武俠小說的主題。在武俠小說中,無論歷史背景如何變遷,故事的情節如何曲折,作品的人物如何眾多紛紜,我們都可以簡單地用“善”和“惡”把它們歸為兩種勢力,兩種力量的對抗。在人物刻畫上我們所遵遁的應是“藝術的真實”。正面的人物我們不能一概描寫成“高大泉”式(電影《金光大道》中的主人公)渾身上下金光燦爛,不食人間煙火的“活佛”;反面人物也不是全象地主黃世仁(《白毛女》中的人物)那樣。文藝作品中的“善”與“惡”的法則,也同樣應適用于現實生活。作者奉獻給讀者的不該是千篇一律的樣板,而應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黃天霸全傳》的作者就成功地塑造了兩個“善”與“惡”的典型形象:竇爾敦和黃天霸。
第一回,年僅十三歲的竇爾敦,在集市上看見一群地痞欺侮一個賣花生的老頭,他大義凜然,挺身而出……從小就顯現出剛正不阿、不畏強暴的品格。河間府護家師爺牛曉山喬裝改扮,混入義軍營寨“臥底”被義軍識破,竇爾敦怒不可遏,將其推出營門斬首示眾。不久,牛曉山的胞弟牛曉塘也來投奔金頂山義軍,竇爾敦又以為是官軍派來的奸細也要推出斬首,事后得知錯怪好人,當即向牛先生賠禮,設宴為牛曉塘壓驚。這就體現了竇爾敦知錯必改、敢作敢當的性格。同許多農民起義領袖、武林俠客身上的缺陷一樣,竇爾敦太看重一個“義”字,辦事過于魯莽、草率。黃三太奉旨追回“皇綱”,想問竇爾敦“借”銀幾十萬兩,被竇一口回絕。黃三太惱羞成怒,在李家店與竇爾敦比武。比武前雙方聲明都不許使暗器。竇爾敦以為黃三太到底算個武林前輩,又當著眾位俠客的面許下諾言,不敢反悔。于是,比武中放松了警惕,不想被黃三太暗算。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竇爾敦俠肝義膽,贏得眾人折服,擁戴他為領袖;而事事以“義”字為重,也是他最后慘遭橫禍的禍根。黃天霸派朱光祖潛進連環套偷取竇的兵器,刺殺竇爾敦,被義軍抓獲,竇卻不殺他,說:“竇某看你既不當官,又不應役,只不過是為朋友兩肋插刀,我今日不殺你……”荒唐、糊涂、敵我不分,這樣如何能制敵取勝。
黃天霸同竇爾敦交鋒多次,不是竇的對手,于是設下一條毒計,用激將法將竇爾敦一人從連環套引出。竇爾敦自從占據連環套以來,戰無不取,攻無不克,杜林突圍、大敗總鎮玉狼,火燒盤龍寺,大敗佟國綱,根本沒把黃天霸放在眼里,驕狂輕敵,誤中埋伏。幸虧后隊援軍及時殺到才得脫險。黃天霸一計不成又施一計,派人抓來竇爾敦的老母。“百善孝為先”,竇爾敦對母親最為孝順,一時性起,沒同寨中眾人商量,獨自一人下山營救母親,正中黃天霸的奸計,慘遭毒手。可悲可嘆!
作為竇爾敦的敵人,惡勢力的代表,作者塑造了黃天霸這一形象。黃天霸祖孫三代投靠清廷,甘為皇家走狗,與綠林豪杰為敵。與父親黃三太相比,黃天霸更為陰險、兇殘、狡詐,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奉旨討伐連環套,大戰竇爾敦,卻連遭失敗,險些被竇爾敦的渾天雙鉤奪去性命。他見強攻不行,就派朱光祖盜雙鉤,潛山寨勸降白吉里應外合,用激將法引出竇爾敦,囚竇母計擒竇爾敦。黃天霸害怕義軍劫刑場,在規定問斬的期限前就偷偷將竇爾敦殺害,其奸詐較之黃三太有過之無不及。黃天霸在義軍內奸,白吉的協助下,順利攻占了總寨,但他手下的官兵也死傷慘重。黃天霸氣急敗壞,要把俘獲的三千多義軍統統殺掉,手下將領勸他積陰德,莫學白起:“坑殺趙卒”。黃天霸卻說:“我黃天霸十四歲入綠林,十九歲投靠施大人,殺人如麻,不計其數,從未想過陰德二字,還不是照樣官居顯位!”第七十六回,黃天霸的昔日結拜兄長武天虬、漢天雕劫殺施不金。黃天霸卻從背后發鏢,武天虬慘叫一聲中鏢身亡。漢天雕正欲責罵,黃天霸又飛出一鏢,漢“哎呀”一聲倒在地上。黃天霸笑道:“漢二哥還有話說嗎,小弟要借借你的腦袋!”殺了武、漢二人還不算,連他們的妻子都不放過。如此殺人如麻,面帶微笑,心藏殺機,描寫黃天霸的兇殘,刻畫得可謂入木三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黃天霸惡貫滿盈,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有人說,看一個女人要看她嫁什么人,看一個男人要看他如何死法。這種說法雖有些片面,卻又不無道理,黃天霸的死也可說得上“壯烈”兩字。
小說第一二七回黃天霸被冰絲套索罩住,自知生還無望便破口大罵。玉妹手持寶劍先后將黃天霸的左右琵琶骨刺斷,黃天霸一聲不吭,伍萱三兄弟挖去黃天霸的雙眼,割下黃天霸的鼻子,黃天霸還是一聲不吭,可當他得知妻子也被抓住的時候“雙目之中連血帶淚流將出來,長嘆一聲……”黃天霸也并非無情。好一個一世奸雄,只可惜走錯了路。
《黃天霸全傳》洋洋灑灑八十萬言,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善惡斗爭的故事,其題材、表現手法并不新奇,然而,作者精心塑造的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卻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上一篇:《麻陽水手傳》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黃金客》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