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女杰》
【本書體例】
汪佩琴著。33回,18萬1千字。北岳文藝出版社1987年9月版。
書中說的是1937年秋,“七·七事變以后,日寇大舉進攻中原。在魯西一帶,由神力王王斌率領的民間武裝“中華精武團”聯合游擊隊共同抗擊日寇的故事。其中還夾著一段王斌與黑衣女杰幾十年的愛情緣結。
故事由黑衫俠在魯中泰安縣連誅雙惡,后不幸中計,被濟南府偵輯隊長桑潔高追殺開始。在桑潔高正要開槍之時,幸而遇上正要去黨家莊與游擊隊聯系抗日的王斌飛石相救。黑衫俠見是王斌不辭而走。
王斌回到平陰縣后,得知隊友冷遇春因在長清縣城門路見不平,痛打鬼子而被捕。于是率人化裝進城,燒掉敵人的糧草,救出了隊友。
黑衫俠脫險后,回泰安搭救中計被捕的“虎子”,而“虎子”已被打入敵后的王國強營救,假死逃生,投奔了“中華精武團”。可黑衫俠誤以為“虎子”被王所害,前去尋找。王國強欲試其功力,不幸足骨震碎。黑衫俠了解真象后拱手謝恩,連夜去訪“中華精武團”。
此時日本遠東軍山野大佐進軍魯西。此人正是二十年前,在上海擂臺上王斌的手下敗將。此次進攻魯西,欲取查拳秘譜以稱霸東洋。在路過威靈寺時掠得了《拳法九要譜》,無奈無法破解。桑潔高獻策道,只有王斌方可破釋全部秘譜。由于叛徒出賣,王斌為了保護青碣村的鄉親撤退,被圍在了村中,經過一番殊死的較量,王斌以一計“陰陽連環腿”擊斃龜田,以太極神功戰勝了桑潔高。最后黑衫俠飛身救走了嬰兒,王斌為了營救鄉親,被山野押回了平陰縣城。
王斌借教拳之名參透了秘譜,并在黑衫俠的解救下逃出虎口。
岔水橋上雙俠斗惡賊,桑潔高落水而逃。平陰城里英雄殺敵人。游擊隊和精武團殺得日寇人仰馬翻。勝利了,王斌才知道黑衫俠竟是他多年思念的師妹楊霞。
中國武俠小說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五次浪潮。而八十年代的中國新武俠、武林小說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在這次浪潮中,涌現了大批精采之作。它們一方面繼承古老的民族形式;一方面又站在新的角度上觀察和思考人生,塑造出不少有血有肉,性格真實的人物?!逗谝屡堋肪褪侨绱思炎髦械囊徊俊?/p>
《黑衣女杰》在形式上成功地借鑒了傳統章回體小說的長處,每一人物皆有來歷,每一章回皆有一段精采的故事為“戲眼”。章與章之間則利用傳統說書藝術中的“扣子”即懸念來連接,使整個故事好戲連臺而不失于松散。
作品還經常運用倒敘和插敘的手法,把故事中最為精采驚險的場面提到前面,抓住讀者的興奮點,然后再從容不迫地敘述源尾。比如小說一開篇即先寫了一個緊張追捕的場面:黑衫俠負傷而逃,而桑潔高在后緊追不舍。這時黑衫俠不慎被亂石絆倒,正當桑潔高拔槍欲下毒手的千鈞一發之際,一塊飛石打落了手槍這才引出了神力王——王斌出場。而桑潔高見是王斌扭身便逃,黑衫俠則含淚消失在密林中。列位要問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且聽在下慢慢道來”。如此安排,波瀾頓起,故事先聲奪人,立刻便產生了引人入勝的效果。同時三位主人公相繼在激烈的矛盾之中出場亮相,亦使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更加鮮明而富有傳奇色彩。
小說不僅善于吸收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長處,而且亦很注意改善和拓新其不足。小說打破了以往單線寫人記事的平面創作程式,更加注重探索人物心靈深處的世界。作品中的主要反面人物桑潔高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典型。
桑潔高是一個詭譎陰險,為虎作倀的武林敗類。幾十年前,他就設置詭計,挑拔離間,逼走王斌,并霸占楊霞為妻,后楊霞識破其奸,才與他分道揚鑣。在泰安縣,他為了搏得何得榮的歡心,竟在女兒與“虎子”的婚宴上,用蒙漢藥灌倒女兒,并讓何得榮“代替”真正的新郎與女兒成婚,使得女兒離家出走。在書中22回,他殘忍的本性更加暴露出來。他竟從剛被日寇剖腹的女尸頭上拔下一束長發為賭具,一端系在王斌懷抱的嬰兒臍帶之上,一端持在手中,與王斌比武。真可謂是滅絕人性,禽獸不如了!可是作者并沒有到此停筆,而是更加深入其內心世界,刻畫他性格中另外的一面。
桑潔高膝下無子,只有一女愛若掌上明珠。青碣村比武之后,當他發現昨天被日寇殘害的正是自己的女兒時,“一對狠毒的眼睛中淚水似斷線的珍珠一樣滴滴噠噠的流個不?!薄;炭?、悲傷、悔恨一齊涌上心頭。當他看到女兒雖死仍怒睜雙目,好像在罵他不齒為人、甘當漢奸時,他心中一悸,“女兒死不瞑目,做爹的于心何忍”。他看到女兒披散的長發更是懊悔,從悔轉恨,“是誰殺了我的女兒,我要為她報仇!”當他知道是龜田下的毒手時,他心里充滿了仇恨,意欲報仇。直至當他得知龜田已被王斌擊斃時,他才笑道:“哈……,龜田死了,報了仇了!”
桑潔高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可以看出,桑潔高一方面陰詭、狡猾,是個鐵桿漢奸,而另一方面,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又持有一腔溫情與父愛。這是一個人的兩重性格,而這雙重性格在桑身上卻統一在他的“有奶便是娘”的人生哲學上,使他最終仍是一個不思悔改、狼心狗肺的漢奸。
作者沒有把人物簡單化、臉譜化。而是站在新的高度,從人性的角度,成功地塑造了桑潔高這個具有雙重性格的反面人物。給人以真實可信之感。
上一篇:《黑虎鬧東京》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龍鳳雙俠》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