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著作·詩經國風今譯
(中國古典文學今譯叢書) 呂恢文譯注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9月版。由于時代、生活、語言、文字的變化,今天的一般讀者閱讀古代著作,存在有相當大的障礙,而今譯是克服這個障礙的重要方法。把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擇要優先今譯,既能滿足讀者的急需,又能推動今譯事業的發展。中國古典文學今譯叢書就是在這個前提下誕生的。這本《詩經國風今譯》是作者1955年在上海完成的《詩經今譯》的 “國風”部分的第三次修改稿。此次修改即是本著今譯的原則在形式方面作了如下探索:①若原詩是很整齊的四言句式,就堅持以整齊的七言句譯出;②若原詩句子的字數少于四言或多于四言,譯文就相應地在七言句基礎上減少或增加幾個字,使之像原詩一樣地呈現著長短句;③原詩句子特別長或特別短的,譯詩句子也特別長或特別短,以保持原作風貌。作這種嘗試,是考慮到《詩經》在句式上本來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如若將305篇一律用七言句去譯,勢必呆板,也就忽略了《詩經》句式的多樣性; 如若只顧譯起來自由,隨意增減句子的字數,勢必散漫,也就是忽略了《詩經》句式的統一性。《詩經選譯》 (古代文史名著選擇叢書)程俊英 蔣見元譯注巴蜀書社1988年6月版。本書系古代文史名著選擇叢書之一。從《詩經》中選取80篇介紹給讀者。除原詩外,每首詩包括題解、注釋和譯文三部分。關于詩篇的主題,主要是采取“就詩論詩”的態度,希望盡量反映詩歌的原意。注釋以淺顯易懂為原則,注得比較簡單,只是對譯文的一種輔助而已。關于譯文,作者僅把它看作一座橋梁或一艘渡船,希望青年朋友們借助橋和船,真正到達 《詩經》的彼岸,去領略這份絢麗多彩的文化遺產,而不要僅僅滿足并停留在譯文上。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經國風今譯
下一篇:詩經研究著作·詩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