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風巴·布林貝赫》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人們常常談論的
黃色的風哪里去了?
從青絲搖曳的垂柳那邊,
輕輕吹來了淡綠色的風。
我故鄉的風是綠色的,
我故鄉的風是綠色的。
說唱藝人時時哀嘆的
干旱的風哪里去了?
從碧波蕩漾的水庫上面,
徐徐飄來了濕淋淋的風。
我故鄉的風是濕淋淋的,
我故鄉的風是濕淋淋的。
行路人最最厭惡的
苦澀的風哪里去了?
從草原新城的街頭,
姍姍送來了麝香味的風。
我故鄉的風是芬芳的,
我故鄉的風是芬芳的。
1963年4—6月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故鄉的風未必就有特色,也不一定值得歌唱,但這位蒙古族詩人卻慧眼獨具,從中發現了詩意,寫成了詩。
詩共三節,不枝不蔓,全是寫風:
黃色的風(夾帶著黃沙的風)已不再肆虐,取而代之的是綠色的風回旋在故鄉上空。綠,是春的使者,它使草原披上春裝,使“我”的故鄉滿眼春光。
干旱的風不再吹蕩,取而代之的是濕淋淋的風撫拂著“我”的故鄉。“濕淋淋”,對于長期干旱的草原說來,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它意味著草兒肥,牛羊壯的好景象。
苦澀的風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是芬芳的風吹遍“我”的故鄉。廣袤的草原處處是一片甜香。
風在這首詩中不僅是自然的物象,而且是飽含著情意的象征體。詩人通過風的變化,謳歌草原面貌的巨變,抒寫了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詩還敘寫了各種美好的風的“來歷”,這是含有深意的構想:綠色的風是“從青絲搖曳的垂柳那邊”吹來,濕淋淋的風是“從碧波蕩漾的水庫上面”飄來,芬芳的風是“從草原新城的街頭”送來,它們來得不平常,“水庫”、“街頭”不就是故鄉建設、發展的同義語嗎?就這樣,詩把“我”的故鄉欣欣向榮的美景精煉地表達出來,這是對黨、對新中國建設者的頌歌。
詩人寫風,把感情寄寓在風中,這是“曲筆”。但“曲”而不隱晦,讀者只要稍加咀嚼,就可體味到其中的內涵,這是這首詩的成功之處。
上一篇:《故鄉·李金髮》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故園六詠(選二首)——寫在十年浩劫中·哄小兒·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