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1]清沙白鳥飛回[2]。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3]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4]新停[5]濁酒杯。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被后世詩家尊為“詩圣”。有《杜工部集》。
【注釋】
[1]渚(zhǔ):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猶言一生。
[4]潦倒:困頓,衰頹。
[5]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停止飲酒。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窮困潦倒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賞析】
此詩是杜甫大歷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集中表現了深秋時節的典型特征。“蕭蕭”之聲,“滾滾”之勢,讓人感到整個畫面氣象萬千,蒼涼悲壯,氣勢雄渾壯觀,境界宏闊深遠。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從這里仿佛感受到了詩人面對逝者如斯的江水所發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嘆,面對一枯一榮的落木所抒發的壯志難酬、無可奈何的苦痛!
【思考與練習】
1.這首詩的詩眼是哪個字?聯系全詩,談談你對詩歌抒發的沉痛而又復雜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2.請結合意象,分析前兩聯所描寫的景物的特點、景物描寫的方法和蘊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明)宋濂《王冕僧寺夜讀》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
下一篇:(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