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唐)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1]到安西[2]。
【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世稱“張水部”“張司業”。
【注釋】
[1]白練:白色熟絹。
[2]安西:地名。唐代設有安西都護府。
【譯文】
黃昏時分,邊城陰雨連綿,雁兒在陰沉沉的暮雨天低飛,河邊蘆葦發芽似筍,抽枝吐葉,爭著向上生長,快要長得一般齊了。看!一列長長的駱駝隊遠遠地走過沙漠,頸上的懸鈴不斷搖動,發出響亮悅耳的聲音,在這溫暖的季節里,本應是運載絲綢的商隊“萬里向安西”的最好時候呀!
【賞析】
張籍的《涼州詞》共三首,這是第一首。首句“邊城暮雨雁飛低”,把人的視線引向一群低飛的鴻雁,并使人看到雁飛的地點是邊城,時間是日暮,天氣是陰雨。次句“蘆筍初生漸欲齊”,再把人的視線引向一片出芽的蘆葦,并從蘆葦的長勢說明已是春暖季節。第三句“無數鈴聲遙過磧”,寫的是在沙漠上緩緩行進的一隊馱運貨物的駱駝,但句中卻并沒有出現駱駝和押運人員的形象,只有從沙漠上遙遙傳來的絡繹不絕的駝鈴聲。這是以聲傳影、因聲見形的妙用。詩的末句“應馱白練到安西”,正是作者的情思所注,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
【思考與練習】
1.簡要分析本詩運用的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2.“無數鈴聲遙過磧”一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上一篇:(唐)王翰《涼州詞》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
下一篇:(唐)高適《別董大》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