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一、作家作品簡介
選自《白氏長慶集》。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大詩人。著有《白氏長慶集》。
二、問題設計
1.這首詠西湖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繞湖而行,從孤山寺到賈公亭最后到白沙堤,對沿途景物展開描寫,描寫中還選擇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早鶯、新燕、亂花、淺草,從而突出了環境和季節的特征。
2.表現“春行”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3.表現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5.表現詩人行蹤的詩句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6.如果在標題的“春”字前補上一個字,以準確顯示詩人出行的時間,可為:早(或:初)春。
7.請試說說“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漸”和“才”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這里用“漸”和“才”準確地描繪了早春時節花木的生長態勢。
8.“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兩句體現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答:體現出游春時歡快、喜悅的心情。
9.歌詠西湖的古詩詞也不少,你能否試著寫出兩句呢?
答: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作者:蘇軾)
10.研讀與賞析:“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答: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象出,過不多久,姹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三、主旨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唐穆宗長慶三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上一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唐)》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
下一篇:《《列子》一則(伯牙鼓琴)》中考必背古詩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