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唐肅
字處敬。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少聰穎,九歲入郡學,通經史,兼學陰陽、醫卜、書數,與謝肅劉名,有“會稽二肅”之稱。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中江浙鄉試。張士誠據江浙時為杭州黃岡書院山長,至正二十五年,轉嘉興路學正。士誠敗,被押赴南京,尋以父喪歸。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以薦入京參與修訂禮樂諸書,擢為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科舉行,為分考官;以失朝罷官。洪武六年,謫佃濠梁。次年卒。肅居吳時曾與高啟、楊基等唱和,互有影響。其作品多題詠寫景攄懷之作。詩語駿爽勁健,時有不平之氣。其《送陶元庸》詩云:“有酒澆趙州,無酒酹鸚鵡。不逢平原君,何須識黃祖。殺姬謝躄士,茲事付塵土。誰能愛文章,甘受嫚罵侮。丈夫氣蓋世,身為知己許。蒼茫風塵際,因子慨今古。臨歧舞銅劍,霜隼凌平楚。去矣江國遙,相思隔津鼓。”其與吳派詩人的一致之處是重視詞藻的色彩與音節的諧婉,特別是七言歌行,更是如此。如《題畫》(春齋晝坐花落初)、《秋江圖》、《縉云歸隱圖歌送陳魯山》皆有此特點。著有《丹崖集》八卷。蘇伯衡為撰《墓志銘》。《明史》卷二八五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宋詩舉要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詩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