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 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迎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注釋]
太白峰:在陜西省眉縣和太白縣境內,是秦嶺的主峰,高聳入云,終年積雪不化。諺云:“太白積雪六月天。”又說:“武功太白,去天三百。”皆壯其寒其高。夕陽句:窮,盡。因山高,到傍晚才登上最高處。太白句:此處指太白金星。泠(ling):小風,和風。武功:指武功山,太白山南連武功山。
[鑒賞導示]
這首詩體現了李白詩歌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晚唐詩人皮日休曾說:“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差,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讀李白此詩,深感此語評得極是。
[鑒賞]
李白早年應詔入京,躊躇滿志。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權貴的排擠,使得他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這使他苦悶、惆悵。這首詩正是他這種心境的反映。
開頭兩句,從側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聳。著一“窮”字,表現出詩人不畏艱險、奮發向上的精神。此句開門見山,為下面寫星月作了準備。三、四句以擬人手法,設想太白星向他問好,同他交談,并為他“開天關”,想象新穎活潑,富有情趣。這是一種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的手法。五、六句更是詩人的大膽想象,透露出詩人出世之思,化用莊子文句,妙語天成,境界更為開闊。七、八句寫詩人滿懷激情,飛越層巒疊嶂,舉手向明月靠近飛升,幻想超離人間,擺脫世俗,追求個性自由發展,到那光明理想之境去。以上四句,意境高遠,想象奇特,形象瑰麗,藝術構思新穎,充滿著浪漫主義精神,是全詩高潮所在。結尾兩句寫詩人神游中對人世的惦念。“何時復更還”細致地表達了他那種欲去還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復雜的心理狀態,言有盡而意無窮,蘊藉含蓄,耐人尋味。
這首詩借助豐富的想象,生動曲折地反映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憧憬。
[鑒賞要點]
[1]名句:“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2]大膽地使用夸張和想象。[3]風格豪放,富有浪漫主義色彩。[4]語言含蓄,韻味無窮。
上一篇:《[唐]杜 甫·畫鷹》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