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蔡 襄
天際烏云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
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
[注釋]
嵩陽居士:嵩陽,指今河南嵩山、少室穎水一帶。居士,意即處士,古稱有才德而不仕的人。始見《禮記·玉藻》:“居士錦帶。”鄭玄注:“居士道藝處士也。”又佛家稱家居學(xué)道者為居士。(見《維摩詰經(jīng)》:“維摩詰家居學(xué)道,號稱維摩居士。”)這里嵩陽居士,指元丹丘一類的高士。青眼:眼睛青色,其旁白色。正視則見青處,斜視則見白處。晉阮籍不拘禮教,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人,以白眼對之,見高雅之士,以青眼對之。后來把對人重視稱為青眼,對人輕視稱為白眼。晉阮籍能為青白眼(見《晉書·阮籍傳》)。
[鑒賞導(dǎo)示]
蔡襄是北宋中期的詩人。當(dāng)時,北方的契丹(此時已稱遼國),西邊的夏國,雖然在真宗、仁宗兩朝先后與遼、夏達(dá)成和議,并由宋朝歲給兩國大量金繒,暫得相安。蔡襄就此表達(dá)了自己的憂慮:賂敵求和,等于飲鴆止渴,不僅消弱了自己,更糟的是壯大了對方,形成不戰(zhàn)自困的局勢。這西邊北邊兩個強敵,隨時對宋朝都有嚴(yán)重的威脅。過于樂觀,勢必鑄成大錯。此詩深得蘇軾喜愛,曾親筆書之。
[鑒賞]
這首詩題為“夢中作”,憑借夢中稍縱即逝的霎時間的清靈的感覺,結(jié)合平時的心志,自然傾吐而出,如奔泉之出山,清風(fēng)之振葉。故詩境特奇,非尋常筆墨所能企及。
前兩句,看似寫雨后新晴景象,實際是針對時事而發(fā),語意雙關(guān),自然合拍,寄意深長。樓頭的紅日,雖說已經(jīng)照亮山峰,光明滿眼;但天邊烏云仍重,依然含有雨意,陰晦風(fēng)雨,仍然可以隨時到來。這兩句暗含作者當(dāng)時(北宋中期)的現(xiàn)實:危機仍存,隱憂猶在。
后兩句,作者表明心志。作者是文士,是著名的書法家,對于時局,雖則具有敏感和遠(yuǎn)見,但是自己感嘆并未能補救時艱,空有拯時濟世之心而無力實現(xiàn),因而不無遁世高隱之情。作者想到嵩陽那里,因為它是高人逸士所居。元丹丘是以青眼看待李白的,作者想到宋代當(dāng)時,像元丹丘那樣的高人絕少,而取媚邀寵的人則到處存在,所以又有欲往無由之嘆。第三句深致惋惜之情。倘若嵩陽居士仍然存在,他們必然以青眼看人,雖然相隔萬里,也是令人向往的。
全詩從感念時艱出發(fā),借景抒懷,表達(dá)了作者憂世有心而救時無術(shù);既慕隱居而又難能如愿的矛盾心情。詩人作為一個文人、一個書生來說,此詩情調(diào)是十分切合身份的。詩的語言明麗新警,婉而多風(fēng)。
[鑒賞要點]
[1]名句:“嵩陽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萬里情。”[2]借景抒懷的手法。[3]明麗新警、婉而多風(fēng)的語言。
上一篇:《[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謝枋得·武夷山中》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