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阿魯威
動高吟楚客秋風,故國山河,水落江空。斷送離愁,江南煙雨,杳杳孤鴻。依舊向邯鄲道中,問居胥今有誰封?何日論文,渭北春天,日暮江東。
[鑒賞導示]
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懷友是古人常寫的題材,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兄弟”(黃庭堅),等等。這首小令也寫得別具特色,蘊含頗深。
[鑒賞]
這是一曲懷念友人的小令。友人是位失意的文人,此時流落江南一帶,作者懷念他,為他的懷才不遇而痛惜。
開頭三句點明作此曲的時間是秋天,也隱寓著友人已離開故鄉,人去江空了。友人是楚地人,他曾像劉邦似的胸懷大略,常常吟詠“秋風辭”那樣的楚歌。“斷送”兩句點明去向,江南煙雨斷送了他的離愁。友人似并未看透世情,還在苦苦鉆營,亟亟奔走。可惜“杳杳孤鴻”,他行跡不定,音訊甚少。“依舊”二句借用兩個典故,一是“黃粱一夢”,說明友人一如既往,大夢未醒;一是“封狼居胥”,提醒友人,當今之世有幾人能夠建功立業?最后三句作者用談心的口氣,表示無論在渭北,還是江南;無論是初春,還是深秋,我們揣摩論文,豈不更好?但那要到什么時候呢?作者于懷念、勸諫朋友之中,寄寓著對現實深深的絕望之情。
這支曲子使用典故,貼切、自然。語言平實,如對面談心,情真意切。
[鑒賞要點]
[1]名句:“斷送離愁,江南煙雨,杳杳孤鴻。”“何日論文,渭北春天,日暮江東。”[2]用典貼切、自然。[3]語言平實,情真意切。
上一篇:《[元]奧敦周卿·[雙調]蟾宮曲·詠西湖》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李清照·一剪梅》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