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11),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釋】選自《劉夢得文集》。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銘,一種文體,用以稱揚、規戒或兼寓褒贊鑒戒之意。
〔斯〕此,這。指示代詞。
〔馨(xīn)〕能散布到遠處去的芳香。這里指德行的美好。
〔鴻儒〕大儒,指學識淵博的學者。鴻,大。
〔白丁〕指不學無術之人或缺乏文化的人。
〔調素琴〕調,撫弄。素琴,無弦的古琴。《晉書·陶潛傳》:“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金經〕指用泥金(一種用金箔和膠水制成的金色顏料)書寫的佛經。
〔絲竹〕這里泛指樂器發出的聲音。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案牘〕指官府的文書。
〔諸葛廬〕諸葛亮住的草廬。諸葛,指諸葛亮,三國時蜀國丞相,未出山前,曾隱居在南陽(今湖北襄陽一帶)。
(11)〔子云亭〕即揚子宅。遺址在今四川成都。揚雄字子云,成都人,西漢辭賦家。
(12)〔何陋之有〕語出《論語·子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里只引用“何陋之有”,即含有“君子居之”的意思。
【譯文】山不在高低,有神仙就會著名;水不在深淺,有蛟龍就顯示神靈。這小屋雖然簡陋,但我的德行高尚卻遠近傳聞。碧綠的苔痕布滿臺階,青青的草色映進門簾。博學之士在這里談笑風生,往來的朋友都是有知識的人。既可以彈奏無弦的琴,又可以閱讀金字佛經。沒有管弦樂曲擾亂心境,也沒有官府文書勞神傷身。如同南陽的諸葛廬,又像西蜀的子云亭。孔子說過:“這有什么簡陋?”
上一篇:《唐·李商隱·錦瑟》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漢樂府·陌上桑》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