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司馬遷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11)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12)哉!然哉!”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fù)杖逍遙(13)于門,曰:“賜(14),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泰山壞(15)乎! 梁柱摧(16)乎! 哲人萎(17)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18)予。夏人殯(19)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20)兩柱之間,予始(21)殷人也。”后七日卒。
【注釋】適:到……去。
失:失散。
郭:外城。
顙(sǎng):額頭。
類:相似。
皋陶:相傳是舜的臣,掌管刑法。
子產(chǎn):公孫僑,字子產(chǎn),春秋時鄭國的賢相。
要:通“腰”。
累累(léi):憔悴頹喪的樣子。
形狀:描摹外形。形,作動詞,描摹。
(11)末:微不足道。
(12)然:正確。
(13)逍遙:散步。
(14)賜:端木賜,字子貢,孔子的學(xué)生。
(15)壞:倒塌。
(16)摧:折斷。
(17)萎:困頓,此指就要離開人世。
(18)宗:尊崇。
(19)殯(bìn):停放棺柩。
(20)坐奠:坐著受人祭奠。
(21)始:原本。
【譯文】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們走失散了,孔子一個人站在外城的東門。鄭國有人看見了就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鄭子產(chǎn),可是從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狽不堪、沒精打采的樣子,真像一條喪家狗。”子貢把原話如實地告訴了孔子。孔子高興地說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對。但說我像條喪家狗,對極了! 對極了!”
第二天,子路死在衛(wèi)國。孔子生病了,子貢請求看望他。孔子正拄著拐杖在門口休閑散步,說:“賜,你為什么來得這樣遲啊?”孔子于是就嘆息,隨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斷了!哲人要死了!”他邊唱邊流下了眼淚。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jīng)很久了,沒有人能尊崇我的主張。夏人死了停棺在東廂的臺階,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廂的臺階,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兩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過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上一篇:《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并序)》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