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先秦·魯仲連義不帝秦》簡析
見《戰國策·趙策(三)》,收于《古文觀止》。秦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楚國派春申君、魏國派晉鄙各領兵援趙。但魏王害怕秦國報復,駐軍于蕩陰,不敢前進。他派辛垣衍到邯鄲,想通過平原君說服趙王,與自己一起尊秦王為帝,企圖以此求得邯鄲解圍。當時,齊國高士魯仲連與親秦派辛垣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在辯論中,魯仲連站在反侵略的正義立場,揭穿了秦國的好戰本質,并用歷史上許多實例反復說明“帝秦”的危害性,指出只有堅決抗秦才有出路。最后終于說服了辛垣衍,增強了趙國抗秦的決心,并在魏無忌的援救下,迫使秦國退兵。文章通過這場論戰和魯仲連在事成之后不居功受賞的行動,表現了他反對侵略、反對投降,“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的高尚品德。
上一篇:《散文·鬼混哲學》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鵝湖院佛殿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