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莊暴見孟子》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孟子》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11)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注釋】莊暴:齊國大臣。
王:齊宣王。
庶幾:差不多。
直:不過、僅僅。
獨樂樂: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
管籥(yuè):簫笙類樂器。
舉:皆,都。
蹙(cù):收緊。
頞(è):鼻梁。
田獵:在野外打獵。
(11)旄:通“毛”。古代用牦尾裝飾的旗幟。
【譯文】莊暴進見孟子,說:“我朝見大王,大王和我談論他喜好音樂的事,我沒有話應答。”接著問道:“喜好音樂怎么樣?。?rdquo;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吧!”
幾天后,孟子進見宣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暴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宣王臉色一變說:“我并不是喜好先王清靜典雅的音樂,只不過喜好當下世俗流行的音樂罷了。”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在這件事上,現在的俗樂與古代的雅樂差不多。”宣王說:“能讓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嗎?”孟子說:“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宣王說:“不如與他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孟子說:“和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與和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宣王說:“不如與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孟子說:“那就讓我來為大王講講欣賞音樂的道理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音樂,為什么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旗幟的華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什么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于不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樂呢?’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旗幟的華麗,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圍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于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現在大王能和百姓們同樂,那就可以稱王于天下了。”
上一篇:《左傳·燭之武退秦師》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莊子·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