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其一)》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三國魏·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11)月明星稀,烏鵲南飛。(12)繞樹三匝,何枝可依?(13)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4)
【注釋】去日:過去了的日子。苦多:猶言很多。慨當以慷:是“慷慨”的間隔用法。當以,這里沒有實際意義。杜康:相傳古代最初造酒的人。這里作為酒的代稱。衿(jīn):古式的衣領。青衿,周代學子的服裝。悠悠:綿長,形容憂慮不斷。這兩句是借用《詩經·鄭風·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對賢才的思念之深切。但:只。君:指賢才。沉吟:低聲吟詠。所吟詠的,即《詩經》中的《子衿》詩。呦呦:鹿鳴的聲音。蘋:蒿,草名,初生時可食。嘉賓:尊貴的客人。鼓:彈奏。瑟、笙:兩種樂器名。掇(duō):拾取。此句把賢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難得。從中來:猶指從心里生出。陌、阡: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越陌度阡”,指賢士遠道而來。枉用:指賢士屈尊相從。這是客氣話。存:問候,慰問。(11)契闊:久別重逢。:通“宴”。舊恩:往日的情誼。(12)烏鵲:烏鴉。(13)匝(zā):周,圈。(14)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來。(《韓詩外傳》說周公“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哺,口中咀嚼著的食物。相傳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賢士,有時連吃飯都要吃吃停停。
【大意】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那穿著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一直低唱著《子衿》歌。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我久蓄于懷的憂慮喲,簡直不能消歇。遠方賢士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明月升起,夜星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
上一篇:《唐·李白·渡荊門送別》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