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其所以危,則安矣》什么意思|賞析|翻譯
思其所以危,則安矣;思其所以亂,則治矣;思其所以亡,則存矣。知存亡之所在,節嗜欲以從人,省游畋之娛,息靡麗之作,罷不急之務,慎偏聽之怒。近忠厚,遠便佞,杜悅耳之邪說,甘苦口之忠言。(《刑法》)
【鑒賞】《左傳·襄公十一年》中已有“居安思?!币辉~。春秋時期齊、晉、衛等十二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無奈向勢力最大的晉國求和。在晉國的幫助下,其他幾國停止了對鄭國的進攻,與鄭國達成和平協議。為表示感謝,鄭國給晉國送去了兵車、樂師、歌女等大批禮物。晉悼公很高興地把貢品分賜給大臣,但魏絳拒絕了晉悼公的賞賜,還勸諫晉悼公:“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币鉃榧幢闾幵诎矘返沫h境中,也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險,提高警惕,防止禍患。這是一種具有憂患意識的治國策略。
從儒家經典文獻來看,明確揭示憂患意識的是《易經》。據《周易·系辭下》說:“《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耶?”《易傳》作者認為,成書商周之際的《易經》是為抒發憂患意識而作的。其憂患意識,萌發于殷紂滅亡、周朝興起的政治劇變。而對憂患意識真正賦予時代意義,并作了理論化加工的是孔、孟。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個人的患難、貧困,在孔子心目中不值得憂慮。值得憂慮的是“道”,是道德修養與安邦治國之術??鬃討n患的不是一己得失,而是社會、國家、生民。而孟子繼續把儒家憂患意識具體化。據近人楊伯峻統計,《孟子》全書的“憂”字共見27處。孟子提出憂患意識是每個人處世安身的前提,是君子的理想人格的重要內容,而最為重要的是君王統治長治久安的保證。國君應該與民眾同憂樂,以民為本,“憂民之憂”、“憂以天下”。面對憂患,積極入世的儒家強調的是時時警惕自省,保持振奮努力的姿態,隨時準備突破困境,超越障礙。在此后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憂患意識下的居安思危成為中國歷代士大夫的傳統心態。
“居安思?!笔恰敦懹^政要》全書的指導思想。從作者吳兢所處的時代與經歷來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吳兢雖處開元盛世,但盛世背后潛藏著危機。唐玄宗從開元中期以后開始怠于政事,地方上土地兼并劇烈,均田制、府兵制被破壞,人口流亡增多,地方藩鎮興起,統治機構臃腫,吏治敗壞,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化。吳兢曾向唐玄宗提出八點建議,但卻遭到貶逐(《新唐書·吳兢傳》)。因此,吳兢在《貞觀政要》序言里說他編此書的目的是“義在懲勸”,“克遵前軌”,希望統治者身居盛世而不忘創業的艱難,不忘勵精圖治。整部《貞觀政要》所記述和表現的,就是唐太宗及諸臣對憂患意識之下產生的“居安思?!崩砟畹嫩`行。
《貞觀政要》中多處使用“居安思?!币辉~,其中諫臣魏徵提到的頻率最高。除本篇引用的《刑法》篇所言,《政體》、《君道》等篇中都曾多次出現。如《政體》篇所載,貞觀六年(632年),魏徵說道:“自古失國之主,皆為居安忘危,處治忘亂,所以不能長久。”《君道》篇中又兩次提到。貞觀十一年(637年),魏徵上疏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必懹^十五年(641年),魏徵對答唐太宗曰:“觀自古帝王,在于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為此也。安而能懼,豈不為難?”可見,居安思危的思想,是深植于魏徵心中的。魏徵回顧歷史上無數帝王亡國身死的悲劇,總結經驗教訓,勸誡唐太宗應該在太平大治時期心懷憂懼之心,真正踐行圣人居安思危之道。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的憂患意識,在唐太宗身上集中表現在其“動靜必思隋氏,以為殷鑒”(《刑法》)。親眼見證并推翻了隋王朝的唐太宗及其臣子一直把隋朝的滅亡作為前車之鑒。因為懼怕唐王朝重蹈亡隋的覆轍,他特定下“論隋日”,同大臣專門討論、總結隋亡的歷史教訓。執政的前期,李世民一直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對魏徵在諫疏中談到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政體》)的觀點很是贊同,將其“置之幾案”,隨時警示自己,謹慎為政。貞觀五年(631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治國與養病無異也?!煜律园玻软毦ど?,若便驕逸,必致喪敗。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雖休勿休?!?《政體》)以養病比喻治國,病雖好仍然要精心將養調護,國家雖然太平仍然要謹慎不忘憂患,這一通俗而又深刻的比喻,道出了他“居安思?!钡膱陶砟?。這一理念也正是唐太宗推行民本觀、君道觀的心理基礎。
貞觀六年,魏徵曾云:“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資治通鑒》卷一九三)體現出貞觀君臣對“居安思?!钡囊恢抡J同、上下同心。正是唐太宗自己的清醒認識及臣下的不斷勸諫,使得唐太宗能夠在統治基本穩定后,繼續勤力朝政,實現大治。
上一篇:貞觀政要《忠義第十四》什么意思|賞析|翻譯
下一篇:貞觀政要《悔過第二十四》什么意思|賞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