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注釋】
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一》。
悅:喜歡。
容:化妝,打扮。
【賞析】
晉國義士畢陽的孫子豫讓,最初為范氏、中行氏當(dāng)差,不受主君喜歡,被辭退了,就投奔知伯,知伯很信任他。不久,趙、魏、韓三家分晉,知伯滅亡。趙襄子最怨恨知伯,便用他的頭顱作酒器。豫讓逃往山中,心里想著,如何報答知伯。他說:
“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
意思是:義士為看重自己的朋友獻(xiàn)出生命,女人為喜歡自己的人化妝打扮。
豫讓想來想去,決心改名換姓,以死報答知伯的知遇之恩。他渾身涂漆,生出癩瘡,剃掉須眉,毀傷面容,甚至吞熱炭改變聲音,以便接近并刺殺趙襄子。然而幾次行刺都失敗了,豫讓被人捉住,趙襄子左右的人要求殺掉他。趙襄子說:“他是義士,我小心點,避開他就行了。況且知伯已死,沒有后代,他的臣下來為他報仇,這可是天下的賢人啊!”說完,命令把他釋放了。
過了不久,趙襄子外出巡視,豫讓預(yù)先埋伏在他要經(jīng)過的橋下面。趙襄子騎馬到了橋上,馬突然驚慌起來。趙襄子說:一定是豫讓躲藏在這里。一查,果然是豫讓。趙襄子當(dāng)面責(zé)備他說:“您曾給范氏、中行氏當(dāng)過差,知伯滅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知伯。知伯已死,您為什么偏偏這樣拼命為他報仇呢?”豫讓說:“范氏、中行氏把我當(dāng)普通人看待,我也像普通人那樣對待他;知伯把我當(dāng)國士看待,所以我要像對待國士那樣報答他。”
趙襄子慨嘆道:“豫讓啊!您對待知伯,名聲已經(jīng)成就了;我饒恕您,也已經(jīng)夠了。我不能再放過你了。”于是派兵將豫讓包圍起來。豫讓說:“明君不埋沒別人的忠義,忠臣不惜以死成名。您以前寬恕了我,天下都稱贊您的賢能。今天的事,我已準(zhǔn)備伏法。但我仍然希望拿你的衣服,用利劍擊刺它,以表示我報仇雪恨的心意。
趙襄子同意了。豫讓拔出寶劍,三次跳起來,揮劍擊刺趙襄子的衣服,然后自刎而死。
趙國的人聽說此事,無不為之流淚嘆息。
上一篇:效小節(jié)者,不能行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懷重寶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輕敵。|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