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懷重寶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輕敵。
【注釋】
選自《戰國策·趙策二》。
重寶:貴重的寶物。
任:擔負。
大功:大功勞。
【賞析】
秦國派兵進攻趙國,蘇秦為了趙國的安危,去游說秦王,希望他退兵以避免一場戰爭。蘇秦強調說:
“懷重寶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輕敵。”
意思是:懷揣珍寶的人,不能在晚上行路;立有大功的人,不能對敵人掉以輕心。
蘇秦以“懷重寶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輕敵”為喻,說明賢能的人,擔負的工作愈重,愈加恭謹。聰明的人功勞愈大,愈加謙遜。蘇秦想游說秦王退兵,所以把秦王比作“懷重寶者”、“任大功者”,希望他在進攻趙國這件事上,謹慎從事,不可掉以輕心。
蘇秦勸說道,百倍于別國的大國,人民不再想有戰爭的困擾;建立了大功業的國家,國君不想再勞煩百姓;人民已經精疲力竭,真正仁愛的國君不愿再去動員他們;雖然有所要求,想達到某個目的,卻不去困擾百姓,這是圣賢國君的辦法;戰功已經很大了,便要使人民得以休息,這是用兵的原則。而現在出兵攻趙,人民得不到休息,人人都筋疲力盡了,戰爭還不能休止。
再說,秦國即使占領了趙國的都城,自己也兵困力盡,諸侯四方來攻,并無長久之利。或者,秦國占領了趙國,得到大片土地,由于四方來攻,不能耕種;人民疲困,不得休息,終究還是待不住的。
作為國君,懂得由微弱不斷地發展而至昭著的,可以使國家強盛;懂得使人民休息,善用民力,不致疲竭的,可以稱霸諸侯;懂得積微弱而至于舉足輕重的,可以稱王于天下。
秦王表示,可以停止出兵,使民休息,但諸侯一定會合縱聯盟,對抗秦國,仍然不能息兵休戰。蘇秦便向秦王分析了合縱聯盟不能成功的原因。秦王于是松懈了戰備,答應退兵,天下因此得以太平達29年。
上一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