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名言·忍經—元吳亮《稱為善士》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
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家,諸子擒之,乃鄰舍子也。令議曰:“爾素寡過,何苦而盜耶?”“迫于貧爾。”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資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懼,語之曰:“爾貧甚,負十千以歸,恐為邏者所詰。”留之至明使去。盜大恐懼,率為良民。鄰里稱君為善士。君擇子侄之秀者,起學室,延名儒以掖之。子及侄杰效,繼登進士第,為曹南令族。
【譯文】
曹州于令儀,是個市民,為人忠厚,不損人利己,晚年家境很富裕。一天夜里有盜賊進入他家,他的兒子們抓住了盜賊,原來是鄰居的兒子。于令儀說:“你平時很少犯過錯,何苦做起小偷來呢?”那人回答說:“是貧窮逼出來的。”問他需要什么,他說:“一萬錢就夠買食物及衣服了。”于令儀按他所要求的數目給了他。小偷剛離開,于令儀又叫他回來,小偷很害怕。于令儀告訴他說:“你很窮,夜里背著一萬錢回家,恐怕被巡邏的人盤問。”于是留到天亮才讓他離開。小偷十分慚愧,從此終于成為良民。鄉親們都稱于令儀是好人。于令儀選擇了子侄中的優秀者,辦了學堂,請有名望的先生來教他們。他的兒子以及侄子于杰效,先后進士及第,成為曹州南面一帶有名望的家族。
上一篇:處世名言·忍經—元吳亮《自擇所安》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處世名言·忍經—元吳亮《認馬》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