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譯注】
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國家而舍棄小家;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不去講究個人恩怨。
輯自《武口王氏統宗譜》(雍正四年刊本)。
【感悟】
正如東漢班固所言:“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徽商雖然重視盈利,重視家族利益,但是在公事與國家利益面前也甘于犧牲,毫不畏縮。
【故事鏈接】
上海新徽商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同文說:人和人的差別就是信念,有信念和沒信念,有理想和沒理想,有思想和沒思想差別很大。一個人能否成功就在于一念之間。紅軍長征從最初的三十萬人到最后的三萬人,有人堅持下來,有人中途作逃兵,關鍵的一點:就是信念!此行接觸的晉商代表和企業,雖然只是晉商群體中的一個點,但是他們讓我感受到了晉商誠信文化的深刻機理。堅持誠信這個信念,堅持為社會承擔義務,這是每個人每個企業家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嚴同文在晉、徽、蘇三商就“誠信”和“責任”大商文化討論會時如是說。)
【延伸閱讀】
徽商經營的行業
明代弘治以前,徽商以經營“文房四寶”、漆、木、茶葉和糧食為主。弘治以后,經營范圍擴大,涉足行業多種多樣,以鹽、典、茶、木為最著;其次為糧食、棉布、絲綢、紙墨、瓷器;還有販賣人參、貂皮、珠璣、古玩,從事刻書出版業的;也有經營小本生意,如開飲食店、雜貨店,以及肩挑背負的小販。可以說,徽商無業不營。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縣人以鹽、典為主;績溪人多飲食業和茶業;休寧人多典當商;祁門、黟兩縣以經營布匹、糧食、茶葉、錢莊、南北貨為多。
上一篇:《人寧貿詐,吾寧貿信,終不以五尺童子而飾價為欺》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愿汝曹為本分官,不愿汝曹為炙手官也》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