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詩書執①禮,孝弟力②田。
【譯注】
①執:堅持。②力:努力。
意思是:讀詩書,遵禮儀,行孝悌,力耕田。作者運用八個字,兩兩相對,道出了修身、治家的經驗。
輯自倪國強編著《黟縣民間古楹聯集萃》。
【感悟】
徽州素稱“禮讓之國”,尤其在宋代新安理學興盛之后,崇儒重學的風氣日益熾烈,這樣的社會環境致使徽商潛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影響,加上徽商中許多人自幼就接受比較良好的儒學教育,孔孟儒家的思想說教、倫理道德,自然就成為他們立身行事、從商業賈奉守不渝的指南。
【故事鏈接】
明代歙縣商人鄭孔曼,出門必攜書籍,供做生意間隙時閱讀。他每到一個地方,商務余暇當即拜會該地文人學士,與其結伴游山玩水、唱和應對,留下了大量篇章。同鄉人鄭作,也嗜書成癖,他在四處經商時,人們時常見他“挾束書,而弄舟”,乘船的時候也不忘看書。所以認識鄭作的人,背后議論他說:他雖然是個商人,但實在不像商人的樣子。還有歙縣西溪南的吳養春,是明代萬歷年間雄資兩淮的顯赫巨賈,祖宗三代書香裊裊,家筑藏書閣,終歲苦讀。日本侵入高麗(朝鮮)時,朝廷出兵援助,其祖父吳守禮輸銀三十萬兩,皇賜“徵任郎光祿寺署正”;其父吳時俸,皇賜“文華殿中書舍人”。他和兄弟三人也同被賜贈,史書曾有“一日五中書”之稱。
【延伸閱讀】
宋元以后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徽州,既是一個徽民“以賈代耕”、“寄命于商”的商賈活躍之區,又是一個“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文風昌盛之鄉。在歷史上,賈與儒密切聯結,成為徽州商幫的一大特色。傳統世代的儒化徽商,一方面促進了徽州故地的儒學繁榮,另一方面反過來又借助儒學對徽商的商業經營活動產生深刻的歷史影響。
上一篇:《家居務為儉約,大富之家,日食不過一臠,貧者盂飯盤蔬而已》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萬戶(翁父汪新)命翁受儒業,即勵志于學;已命賈,即執勞無倦……父令析著,先諸兄弟而后其人,孺人(翁妻)惟諾無違》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