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愿汝曹為本分官,不愿汝曹為炙手官也。
【譯注】
但愿你們為官本分,不愿你們為官貪贓枉法。
輯自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譜》卷19。
【感悟】
徽州人經商大多為廉商,在為官時也大多清廉,這與家庭教育和儒學的影響有很大關系。
【故事鏈接】
潘冕亦寫信告誡子弟說:“愿汝曹為本分官,不愿汝曹為炙手官也?!保ㄍ伟四晷蕖洞蟾放耸现ёV》卷19)父輩的教導,自身的體驗,使得奕雋、奕藻兄弟為官格外謹慎,人在宦途,卻心系山林。奕雋“不事干渴,不急進取,十余年中南北往來,宦途多阻,不以進退得失為意,嘗繪‘歸帆圖’以見志”。奕藻“年逾五十即有歸志”。嘉慶元年(1796),53歲的奕藻即辭官回鄉,與其兄奕雋、其弟奕基“歡然話舊”,過著讀書寫字、藝花植竹、煮茗清談的隱居生活(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譜》卷19)。
【延伸閱讀】
吳榮壽(1873—1934),現代著名茶商。又名俊德,字永柏。歙縣岔口鄉人。吳榮壽童年時代隨同父親來到屯溪,學習茶葉經營,以精通制茶工藝和善于鑒別毛茶著稱。1901年父親病故后,他大膽拓展業務,在屯溪陽湖開辦吳怡和茶號,專門制作外銷高檔茶。數年后,又創立吳怡春、吳永源、華勝等茶號,進一步擴大外銷精品茶的產量,每年制銷高檔屯綠數千擔,最多年份高達2萬擔,占屯綠外銷半數以上,成為徽州現代第一大茶商。吳榮壽決心對茶業經營進行革新,企望創出新品名牌茶葉,他以重金聘婺源制茶名家汪漢梁為總管,在選料與配方上融婺、歙兩家為一體,制成了色、香、味煥然一新的“抽芯珍眉”和“特貢”等茶,在上海一舉奪得綠茶評比魁首。1927年前后,茶葉價格狂跌,加上朱富潤火燒屯溪商業街,幾度大損失使吳怡和等茶號一蹶不振。
上一篇:《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