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戲題木蘭花》詠木蘭花詩鑒賞
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
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白居易詠花詩中涉及木蘭花共有三首,此是其一。“戲題”,頗有游戲之筆的意思。木蘭花,又叫辛夷花,木筆花,女郎花。“紫房日照胭脂拆”一句是說木蘭花含苞待放,在日光照射之下,有如胭脂般紅色拆放而開。木蘭花早春先葉開花,花瓣外呈紫色,內近白色或粉紅色。白氏此詩主要是著眼于女郎花這一點,故起句中點出胭脂色,就包含了女子化妝之用意。“素艷風吹膩粉開。”是說木蘭花的開放,色有素有艷,素,即花瓣內近白色,艷,即指紫房,花瓣外的紫色。這素艷二字既是承前句寫木蘭花的外形,同時也是與下面的風吹膩粉相映照,說明木蘭花色香俱全。第三句“怪得獨饒脂粉態”是作者對木蘭花的觀賞評價,“饒”字即寫出木蘭花的脂粉態多于其它花,原因是“木蘭曾作女郎來”。因為木蘭雖裝扮成男兒替父從軍,但畢竟是女子本色難掩,所以多是脂粉態。花開如胭脂拆風吹粉亦膩。這里,白居易寫木蘭花,聯系古時木蘭從軍之后卸下男裝的情態,花與人相應,相諧,比喻既貼切,描繪亦形象,而且說得灑脫自然,緊扣“戲題”之“戲”字,頗具情味。木蘭從軍一事見北朝民歌《木蘭詩》。寫的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殺敵立功,后來歸家,脫去戎裝,著女兒裝,成為古代著名的巾幗英雄。白居易以詩寫木蘭女郎,足見唐代民間對木蘭從軍一事已很熟悉了。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栽培木蘭。據《述異記》載:“木蘭洲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于此,用構宮殿也。屈原《離騷》有詩道:“朝搴階前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將木蘭花與木蘭從軍連在一起顯然是以后的事。
白居易寫木蘭花的詩《題令孤家木蘭花》說:“膩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可以說是《戲題木蘭花》的同調。不僅詩中直接點明女郎花,而且“紫霞”、“膩”、“粉”等詞語也同樣緊緊圍繞女郎花這一點而發。看來,白居易對木蘭花——女郎花印象是經久不變的。他在《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中寫道:“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第一句中紫粉筆涉及到木蘭花別名木筆花。但在“紅胭脂染小蓮花”中又以紅胭脂來暗點木蘭花即女郎花。最后說木蘭花情思深長,以至出家僧人也要為之后悔了。白居易在杭州任上,前往靈隱寺,見到紅辛夷花,便題此詩戲謔僧人。用筆也同《戲題木蘭花》類似,灑脫、自然,很能體現白居易詩歌的特色。
上一篇:陳繼儒《辛夷》詠木蘭花詩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題令狐家木蘭花》詠木蘭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