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江城子賦芍藥揚州紅》詠芍藥詩鑒賞
元好問
司花著意壓春魁,綠云堆,擁香來。冉冉紅鸞,十步一徘徊。花到揚州佳麗種,金作屋,玉為階。門前腰鼓揭春雷,倚妝臺,盡人催。鶯語丁寧,空繞百十回。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幾時開。
天下芍藥以揚州為最,古有“洛陽牡丹,揚州芍藥”之說,蘇東坡云:“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王十朋云:“千葉揚州種,春深霸眾芳”。元好問此詞以“揚州佳麗種”的移植盛況烘托、襯映芍藥之神韻,實是匠心獨運。全詞情悠悠,意綿綿,自然流暢,舒卷自如。
上闋寫迎接芍藥“揚州紅”到來的情景。作者以為,“揚州佳麗種”的移植,非人工所為,乃天意使然,即所謂“司花著意壓春魁,綠云堆,擁香來?!薄熬G云堆”形容芍藥的葉子如綠色云朵堆積,這堆積的綠云,飄飄然,擁了香種而來。那緩緩行進的倩影柔意綿綿,且行且回顧,如“冉冉紅鸞,十步一徘徊”。來之不易,待之當優。于是又有了上闋的最后三句:“花到揚州佳麗種,金作屋,玉為階?!薄盎ǖ健笔菍崒?,“金作屋,玉為階”則是虛寫,極言對“揚州佳麗種”的厚愛。
下闋寫惜花、待花開的情景?!伴T前腰鼓揭春雷”,既與上闋的“金作屋,玉為階”相承續,又引發了惜花人待花開的一系列生動場面。門外是惜花之人“腰鼓揭春雷”,門內是花中佳麗“倚妝臺,盡人催”。芍藥面對優越環境不動聲色,似低眉含羞,似凝眸銜怨的情態與當初離家時戀戀不舍的情狀恰成比照,當初是“冉冉紅鸞,十步一徘徊”;于今是“鶯語丁寧,空繞百十回”。芍藥殿春而放,但作者不是依自然規律,而是依情感邏輯去寫照人與花的關系,花是故意不開,“倚妝臺,盡人催”;人是殷切待花開,寧肯“空繞百十回”。結句又獨出心裁地將“我”從“惜花人”中撥離出來,通過描述惜花人中的癡迷者形象來進一步襯托芍藥之美。“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幾時開?“意思是說,那些前來觀賞“揚州芍藥”的人們既然等待不及,也只有由他們去了,而我則要繼續等下去,要看看你這“揚州佳麗”到底“幾時開”,這三句詞活畫出詩人惜花近于迷癡的情態,而且暗示讀者他是看過“揚州紅”芍藥才倡導移植之事的,他寄望他的移植能夠成功,深望能于本地一睹芍藥芳顏。
全詞以迎花來,待花開為基本線索,適時穿插對芍藥的正面描述,使側面烘托與本體勾勒相互映襯,“寫形傳神”,展示了身為“嬌客”的芍藥的迷人風韻。全詞洋溢著愉悅、歡快的氣氛,且委婉有致,給讀者留下充足的想象和創造的余地,張炎稱元好問詞“風流蘊藉處,不減周秦”,于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柳宗元《戲題階前芍藥》詠芍藥詩賞析
下一篇:劉敏中《清平樂白芍藥》詠芍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