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洞仙歌荷花》詠荷花詩鑒賞
劉光祖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后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欄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這首詞以優美的詞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月下荷塘動人的景色,并抒發了主人公夜深人靜,難以成眠,在晚風吹拂、月夜清涼的環境中那種孤獨惆悵的內心感受。
詞的上闋,以“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兩句領起,著力渲染了盛夏黃昏時節,晚風徐徐吹來,小池塘里荷花婷婷玉立的肅穆環境。一個“凈”字,把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冰潔玉潤的姿影描繪得極為生動。詞中的主人公酒后微醉,此時,剛剛從胡床上醒來,在地上心緒不寧地來回走動。胡床是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也稱作交椅、交床。因由胡地傳入,故名。從室外的池塘里,“時有香氣吹來”,池塘中,荷葉因晚風吹拂,在逐漸消退的暑熱中搖曳,參差錯落,似乎有些零亂。 水中的游魚在荷莖的空隙中游來游去。 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影。詩人動用主體的嗅覺、視角和聽覺,把客體即池塘環境烘托出來,點染得維妙維肖。這里,我們仿佛看到了荷花在池塘中婆娑起舞的倩影、聞到微風送來的陣陣荷花“香氣”、聽到晚風吹動荷葉發出的“沙沙”響聲。這首詞雖然寫的不是初夏景色,但依然使人聯想起唐朝詩人李群玉所寫《新荷》一詩的情景:“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把主人公的內心感受和精神境界同“葉底游魚”、“池塘荷凈”等客觀景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層層烘托,雖詠物而不滯于物,情景交融,把人們帶到了一個以靜帶動的奇妙境地。
詞的下闋,通過對夜闌人靜、清淡幽暗月光下荷花姿影的描繪,進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內心的感受、聯想和憧憬。一片片荷葉,猶如一頂頂承受著雨露沖刷的傘蓋,在池水中挺立著。傘蓋遮掩著荷花那冰清玉潔般的體態,象少女佇立在梳妝鏡前,寫出了她們憑鏡把梳的風姿和神情惆悵的表情。詩人在描寫夜深“月涼”、“月淡花低”的氣氛和景色后,旋即把筆鋒轉向對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揭示。“幽夢覺”與上闋的“酒初醒”遙相對應。面對著昏幽暗淡的月色,憑欄望去,眼前這一池荷花,真有點如夢初醒的滋味,他的一腔怨憤,向誰去訴說,有誰能夠理解呢?詩人迫使自己的想象,伸向遙遠的南國:此時此刻,法南當是“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繁茂景象了吧!那種“紅酣千頃”的壯觀景象已“不似此池邊”了。詩人以此寄托了自己有理難伸、有志難遂的心情以及對美好理想的無限憧憬。
上一篇:辛棄疾《卜算子荷花》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姜夔《念奴嬌》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