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紫藤花歌》詠紫藤花詩鑒賞
王惲
竹宮瑣窗云霧垂,紫藤花發何葳蕤。
仙家駐景出異供,橫掩桃李無晶輝。
群蛟奮蟄力猶困,鱗鬣不耐凄風吹。
天孫夜擲紫霞被,滿意下覆須春曦。
幽禽縮喙不敢啄,囚鎖恐泄蒼精機。
又如王愷紫絲障,誇雄斗侈光陸離。
倒冠落佩眾賓醉,臨風零亂千纓緌。
虬柯扶疏散蒼翠,季倫擊碎珊瑚枝。
青宮賓客今園綺,杖藜來扣仙人扉。
遙驚紫艷翻半空,造物乃爾爭新奇。
君不見香山老居士,夢與元九神交馳。
覺來清吟增悵望,紫桐花下空懷思。
何如吾儕時燕集,對床話久藤陰移。
興余屬我掃箋素, 爛柯不著山間棋。
刺簷入戶要學騰蛟螭,鳥歸花落香下來。
一杯春露助香潤,清氣貯滿詩人脾。
依依青裊廚煙起,好命庖人辦新美。
炷香供具禱群龍,莫學癡藤蟠未已。
燕南饑民饑欲死。
詩人在紫藤花歌前有一小序,可以看作是這首詠花詩的緣起。“癸未歲三月二十八日,宋賓客乘澤車過道宮訪予。時庭中紫藤花盛,爛若錦摛,道師蕭公邀宋與予坐藤蔭下。尋友人張明之亦至,酒數行,開口笑粲,殊適然也。宋因出名紙屬于作字,一春天氣不佳,此日頗清潤可愛。既援毫,覺幽香馥郁時集筆端。放手喜書,初不計其工拙也。遂話及樂天夢元九故事,予曰:二公雖神交如此,恐未若今日之樂衎也。若取紫桐詩倒賦長句歌之,以為他年一段奇事,可乎? 宋曰:吾子便可承當,遂率爾而作歌曰”這段序把詠紫藤花詩的寫作過程說得清清楚楚。全詩可分如下幾部分,開頭到“造物乃爾爭新奇”為第一部分,寫紫藤花的美妙姿色。從“君不見香山老居士”到“清氣貯滿詩人脾”為第二部分,寫紫藤花下詩友聚會樂事勝過當年元白神交往事。余下為第三部分,寫詩人對紫藤花的祝愿。
作者在歌詠紫藤花的過程中首先點明此花所處地點是道宮之中,正如序中所說,“道宮……時庭中紫藤花盛,爛若錦摛。”詩人稱贊紫藤花發是多么美麗多姿,真是仙家以其法術將美妙景致定格以作清供,以至使桃李都失去光輝了。接著詩人就將紫藤花盤屈纏繞的枝干比作是“群蛟奮蟄力猶困,鱗鬣不耐凄風吹”,多么生動形象。那彎彎曲曲盤屈遒勁的軀干多么象驚蟄之蛟龍奮起騰飛而未得。這種比喻是很切合紫藤花剛勁古樸枝干特征的。作者在寫其花色美妙掩過桃李之后,又轉至對其枝干的刻劃,是從紫藤花整體形象來立意著眼的。這就較之一般僅從花朵形與色著眼的詠花詩來說更進一步。在將枝干比作虬龍盤曲蟄伏同時,又補上一筆對花的描繪“天孫夜擲紫霞被,滿意下覆須春曦”紫藤花色紫而多,真象天公夜擲紫色霞被一樣,復蓋其上。幽藏于其中的禽鳥也不敢啄,唯恐驚動蟄龍使之掙斷囚鎖漏泄而騰空離去。紫藤花系大型纏繞花卉,往往作大棚以牽引其條于棚架之上。這樣看來,詩人的這一紫霞被復蒼龍精的設喻就很精彩了。
詩人不滿足于蒼龍蟠屈這一形象比喻。又用晉朝石崇王愷比富一典來形容紫藤花,“又如王愷紫絲障,誇雄斗侈光陸離”。王愷曾作紫絲屏障四十里,與石崇相斗,“石崇不示弱,作錦步障五十里以相敵。”說紫藤花就好象是王愷當年的紫絲障一樣精美絕倫,對紫藤花稱頌備至。又將紫藤比作飲酒醉倒的賓客,倒冠落佩,纓緌千條,臨風零亂。又將紫藤花比作被石季倫(崇)擊碎的紫珊瑚枝,散落在翠綠色的枝葉之上,虬柯扶疏。這一連串生動形象比喻,將紫藤花的多姿多彩的身影就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了。寫到這里詩人筆鋒又一轉,說來此青宮扣仙扉的賓客們無不被紫藤花傾倒,“遙驚紫艷翻半空,造物乃爾爭新奇。”從賓客贊嘆聲角度再一次為紫藤花畫象,也是詩人直抒胸臆的詠嘆與禮贊。
第二部分則專寫與諸位詩人聚會之感。引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元稹神交佳話。元、白志趣相投,遂成莫逆。元被無端貶斥,白盡力援救也無望。在元被貶謫途中,在長安的白居易某夜夢見元,以詩記之。數月后,元也寄詩來記述他夜夢白一事,恰好在同一時日。詩人以此比喻與諸詩友交往超過元、白。元白不過是“覺來清吟增悵望,紫桐花下空懷思。”那里趕得上我們對話在紫藤花蔭之下。吟詩作歌、雅興正濃呢? 得意之情,洋溢其間。
第三部分轉而向群龍祈禱。命人下廚備辦新美之物、焚香禱告群龍,不要學眼前的紫藤蟠龍“莫學癡藤蟠未已”,因當時已有二載之旱,“《燕南饑民饑欲死》。”盼望龍飛上天,布云行雨以救民于倒懸。詩人在吟紫藤花形似蟠龍虬屈之姿時,聯想到真龍行雨解旱一事,可見詩人心中并不是純然賞花不問世事的。他還想著百姓、這很可貴。在詠紫花的詩篇中,象王惲這樣生動形象比喻,這樣聯想到民生疾苦,實在是不可多得的。
王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人。曾任翰林修撰,兼國史編修。至元五年曾任監察御史,論及時政,權貴側目,出為外任。后召至京師,擢翰林院學士。大德八年卒。年少時受知于無遺山。有雜著詩文《秋澗集》百卷。
上一篇:白居易《紫藤》詠紫藤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世貞《紫藤花歌》詠紫藤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