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卜算子荷花》詠荷花詩鑒賞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提起荷花,人們非但不覺陌生,甚至都能信口吟出幾句贊美詩。古往今來,文人雅客為荷花大作文章,或贊賞其端莊素雅;或贊美其挺拔俊秀;或贊揚其剛直不阿。而在這首詞中,作者卻另辟蹊徑,寫出了荷花多愁善感的情態,引人聯想。
上片,作者抓住荷花特征為我們畫了一幅色彩明快的圖畫。“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二句,描摹荷花的色彩與姿容。那紅色的粉色的荷花比梳妝打扮過的俏麗佳人還要美麗,那碧綠色的荷葉因風雨過后而低垂著。應當指出,“靚”字應讀(liang)的音,屬于方言,是漂亮、好看的意思。這兩句色彩對比鮮明,很有意境。夏日清晨的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比剛梳妝完畢的美麗少女還要嫵媚可愛,她滿臉緋紅、嬌羞微笑,在她的周圍,碧綠疊翠、光滑寬潤的荷葉脈脈含情地微低著頭,雨露象珍珠一樣在葉面上滾動。荷葉的下面,棲息在這里的鴛鴦相依相偎,好不親近。
上片寫景,屬于實寫,下片則是抒情,開頭兩句作者用了諧音雙關這一修辭手法,表現了“荷花”的憂愁與相思。詞人借“藕絲”為“偶思”;“蓮心”為“連心”,借“藕”“蓮”二字表明了其對所愛情人的眷戀之心。清代文學家吳錫麒有“但愿郎心如藕妾如蓮”的詞句便可為此注腳。“只為風流有許愁”寫出了荷花多愁善感的情態。只因為荷花有此風韻才有如此愁緒。詞人在這里移情于物,借花抒情,感慨很深。只因為自己有很高的才能,又有一片愛國的赤子之心,所以才有許多憂愁。而下面緊接著的結句更加深了這種感慨。“更襯佳人步”是一個典故。南唐后主李煜昏庸無能,在強大的宋國的威脅下,不思振作,加強國政,反而沉湎于酒色之中。他有個宮女名窅(音杳yao)娘,輕麗善舞,用布帛把足纏裹得纖小彎曲如新月一般,穿著白色襪子在六尺高的金制蓮花臺上翩翩起舞,飄飄然有水仙凌波的姿態。結果很快國破家亡,身為囚虜,為天下人所恥笑。辛棄疾在這里用這個典故的意義是很明顯的。與林升名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的基調相同而更深刻尖銳。他出生入死抗擊金兵,南歸后一直積極主戰,獻上《美芹十論》,提出北伐中原、收復河山的具體方略。可昏庸腐朽的南宋王朝卻一味主和,重用投降派秦檜等人,打擊主戰派將領。辛棄疾自然不被重用。因此,他始終非常苦悶、憂憤。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實現,愛國的忠心無以表達,因此才“有許愁”。而南宋統治者們面臨強大金國的威脅,不思振作,不能富國強兵,一味歌舞升平、沉醉在以投降、出賣民脂民膏為代價而換來的暫時的和局面里,醉生夢死、燈紅酒綠,這與當年的南唐后主李煜有什么區別呢? 自己的憂愁再加上這種社會局面,豈不是更愁了嗎?結句的用典太深刻了,需細品全詞,詳參詞人的生平思想方可領悟得出,也只有做如此解釋,方不負稼軒的一片苦心。詞人真正做到了“位卑未敢忘憂國”,在觀賞荷花之際也不忘懷國事,此種精神確是難能可貴的。
本詞語言自然清新,諧音雙關手法的運用也很巧妙,與下句的愁態正相吻合。結句的用典貼切而深刻,加強了作品思想內容的深度與力度,不愧為大家手筆。
上一篇:趙長卿《新荷葉詠荷》詠荷花詩賞析
下一篇:劉光祖《洞仙歌荷花》詠荷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