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玉團兒》詠桂花詩鑒賞
張鎡
香月堂古桂數十株著花,因賦曉來一陣金風劣。把閬海、檀霞細屑。依就花兒,深藏葉底,不教人折。 初開數朵誰知得。 卻又是、金風漏泄。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
桂花是著名的香花。其中以丹桂最為名貴。根據《玉團兒》中的描繪,我們可以認為詞人所賦桂花為丹桂。桂花盛開于農歷八月,古人稱為桂月。由于那個為人們熟知的傳說,它常被同月聯系起來。如蘇軾詩有:“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桂堂仙。”楊萬里有:“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張镃所詠桂花為香月堂桂花,如果我們猜測不錯的話,那么“香月堂”的題名應是與這數十株古桂有關的。
這首詞分幾個層次。
“曉來一陣金風劣。把閬海、檀霞細屑。”檀霞:紅霞。屑:研成碎末。張衡《思玄賦》中有:“屑瑤蕊以為糇兮。”這是《玉團兒》的第一個層次。清早的一陣秋風,吹開了香月堂空曠的庭院中古桂樹上的花朵,好象是把美麗的紅霞研成了細屑。在這里,詞人采用了正話反說的手法。秋風吹開了桂花,帶給人的是喜悅。故此,風是好風,詞人卻嗔它“劣”。然而,從一個“金”字,已經透露了詞人的快意。“依就花兒,深藏葉底,不教人折。”這是第二個層次。桂花的香氣沁人心脾,吸引得人們難免要折上一、兩枝,可花兒不愿被人折,故此,它要深藏在葉底。這幾句,描寫了桂花的形態。桂葉是橢圓形對生,桂花開時,簇生于葉腋,由于花朵細小,所以還不十分明顯。詞人說它乃是有意如此,為的是怕人折花。想象真是奇特生動,十分有趣。
下片詞人突出描繪了桂花的香氣。 “初開數朵誰知得。 卻又是,金風漏泄。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清芬:香氣。下片首句是承過片的意思。本業,由于桂花“深藏葉底”,所以,剛剛開了幾朵,誰能知道呢?偏偏又是金風泄露了消息。它吹起桂花的清香,把露變成了香露,把月變成了香月。這是此詞的第三個層次。讀到這里,誰也不免要微笑贊嘆,真是調皮的金風,可愛的金風,善解人意的金風啊! 那“露成香露,月成香月”的時刻又該是多么美妙。《玉團兒》的結句留下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同時,又暗合了“香月堂”的名字,一語雙關,用得很巧。
《玉團兒》構思奇巧,意趣活潑,頗有特色。
上一篇:陳亮《桂枝香觀木犀有感寄呂郎中》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韓淲《浣溪沙醉木犀》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