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月桂花》詠桂花詩鑒賞
朱松
窗前小桂叢,著花無曠月。
月行晦朔周,一再開復歇。
初如醉肌紅,忽作絳裙色。
誰人相料理?耿耿自開落。
有如貧家女,信美乏風格。
春風木芍藥,濃艷傾一國。
芳根雖無恙, 歲晚但枯枿。
這首詩是朱熹的父親朱松作的。朱松長于詩文,宋人傅自得稱其詩高遠而幽潔,其文溫婉而典裁。有《韋齋集》,今傳。這首《月桂花》詩,是其《記草木雜詩七首》中的第一首。
月桂是木樨的一種,四季開花的即為月桂。前十句都是寫月桂花的。窗前的月桂花叢,很小很小,一年四季不斷開花,一月月開了落,落了開,沒有閑著的時候,沒有一個月不開花。它的顏色,有時象人喝醉了酒的皮膚那樣紅,有時又忽然變作絳色的裙子那樣的顏色。有誰來為它鋤草、施肥、澆水等照料它嗎? 沒有。它只是獨立不倚地自生自長目開自落。就象貧窮人家的美女,雖然美,但卻缺乏應有的風采。這十句,都是說月桂的平凡。但是,詩人將筆鋒一轉,寫起了木芍藥,便顯出了月桂的不平凡。木芍藥在春風得意的時候,確實是濃艷得首屈一指,無與倫比。但是,到了冬天,根子雖然活著,它的枝干已經枯萎。這時,月桂花卻象昔時一樣開著美麗的花,難道這時不覺得平凡的月桂有著它不平凡的地方嗎?
這首詩中寫了兩種花,實際上說的是兩種人。我們聯系朱松平生的經歷,便可以理解這兩種人指的是誰了。朱松是堅定的抗戰派,曾遭受投降派秦檜的打擊。但他堅信:木芍藥花謝了,而月桂花照舊盛開。投降派好景不長,而抗戰派卻永遠保持其芬芳。
這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方法,通過月桂花和木芍藥的對比,使兩者形象更加鮮明。另外,通過對比,起著點明主題的作用。前十句寫了月桂花,我們不知主旨所在,后四句寫了木芍藥,我們才恍然大悟。通過對比,使主題更加鮮明。這首詩在結構上也有其特色。前十句專寫月桂花,后四句專寫木芍藥,從表面上看,結構似不完整,實際上密切聯系,寫木芍藥,也就是寫月桂花寫月桂花,也就是寫木芍藥。寫完木芍藥花就結束,是恰到好處,否則就是畫蛇添足,這樣結束,還有余音縹緲之妙。
上一篇:鄧肅《木犀》詠桂花詩賞析
下一篇:曹勛《謁金門詠木樨》詠桂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