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添字采桑子》詠芭蕉詩鑒賞
窗前誰種芭蕉樹? 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這是一首詠芭蕉的詞作。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借詠芭蕉抒發(fā)了懷戀故國、故土的幽情。
上片描述芭蕉樹的“形”與“情”。那是一個乍雨還晴的日子,詞人臨窗而望,看見院子里一株株、一叢叢地長著許多芭蕉樹,便不禁問道:“窗前誰種芭蕉樹?”這當頭一問,既寫出了詞人對南方風物的異樣感受,為下文進一步借物抒情作好了鋪墊,又間接地交待了寫作背景:窗前種著芭蕉樹,說明這已不是當年的北方,而是逃難中的南國;問誰種”還表示詞人不是這個庭院的主人,只是在流亡中借寓于此。下面便描寫芭蕉的特征:
“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陰滿中庭,”是說葉大遮陰,擋住了光線,使得滿院子都顯得十分幽暗,而重復(fù)吟詠,不僅強調(diào)了幽暗的程度,同時也襯托出詞人心境的凄涼黯淡。表面上是寫景,但景中含情。接著詞人將描寫范圍縮小到蕉葉和蕉心上。蕉心卷縮,蕉葉舒展,這一卷一舒,象是含情脈脈,相依相戀,情意無限深摯綿長。說芭蕉有“余情”,自然是由于詞人有情,詞人將自己的深情注入芭蕉的形象之中,創(chuàng)造了情景相生的藝術(shù)境界,極其形象地表現(xiàn)了她對中原故國、家鄉(xiāng)故土的綿綿不斷的思念和懷戀。
下片寫夜聽雨打芭蕉聲。詞人本來就心事重重,難以入睡,而那雨打芭蕉的聲音,從入夜到更深,老是滴滴噠噠,響個不停,這就更使詞人輾轉(zhuǎn)反側(cè),心緒不寧,格外傷心。雨打芭蕉,對南方人來講,也許是習聞常見的事,不易引起多大的感傷;但對旅居異地的北方詞人來說,卻越聽越感到煩悶。這里連用兩個“點滴霖霪”,更加突出了煩惱難禁的氣氛,好象這淅瀝不止的雨點,不是打在那芭蕉葉上,而是點點滴滴都砸在詞人的心上一樣。結(jié)句用“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煞住,看似平淡,實極深刻。這里的“離人”,是“流離之人”、“淪落之人”,因此,這種“不慣”也就絕不只是水土氣候難以適應(yīng),而是一種飄零異鄉(xiāng)的淪喪之感。深懷這種飄泊淪亡之感的詞人起坐聽雨,此時她聽到了些什么呢?又想到了些什么呢?這就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余地,收到了“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
上一篇:錢珝《未展芭蕉》詠芭蕉詩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芭蕉》詠芭蕉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