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情緒達人交際花
漢武帝劉徹有言“歡樂極兮哀情多”,司馬遷曾說“樂極則悲”,可見,情緒的發展如果沒有分寸和界限,就容易讓事情朝反方向發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人們需要通過相互交往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并滋養自己的心靈。事情順心或不順心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高興或憤怒等情緒本身毫無理性可言,必須加以控制,否則,你正在從事的某件事情就將無法順利進行。
一個聰明的情緒達人從來不會把握不住分寸,他們總能控制好情緒,不會“樂極生悲”,更不會“怒極生悲”。
世界著名男高音演唱家帕瓦羅蒂是位成功的演唱家,一生中的演出不計其數,但他曾經也被情緒所擾,在演出時非常緊張。帕瓦羅蒂的父親在性格上就具有天生的弱點,雖然具有很高的男高音天賦,但他生性害羞且緊張,所以不能上臺。帕瓦羅蒂遺傳了這種缺點,有時,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只得暴飲暴食,每次上臺前都必須要大吃大喝一頓,這直接導致了他體型肥胖。但這種方法對身體不好,醫生不得不警告他:“再這樣暴飲暴食下去,你會有生命危險!”他才開始尋求其他方法。
有一天,他找到了一枚釘子,那是一枚在帕瓦羅蒂的家鄉據說可以給人帶來好運的釘子,有了這枚釘子,在此后的演出中他總算克服了緊張,將這種情緒控制在了自己能夠忍受的范圍內。
如果控制不了某些情緒,還可能給自己帶來各種社交麻煩。
有所學校派出兩位教師出外學習,剛出差回來,教師A就問領導:“主任,我們這次的補助怎么辦啊?”主任當時因為一件事情很心煩,就說:“你先別急。”教師A以為主任要敷衍,臉色霎時就變差了,等在原地不肯走,主任看著他這樣也生氣了,兩人一下子就吵了起來,事情僵持了下來。幾天后,教師B也惦記起補助的事情,找到主任,想問補助什么時候可以領。他剛調過來,與主任還不怎么熟,所以他一開始沒有提,而是說起了別的事情,等到主任和他談到高興時,才語氣隨意地提及了補助的事,主任立刻答應了下來。
林曦在某所重點高中讀書,他學習成績很好,長得還很帥,本該備受同學的歡迎和老師的喜愛,但事實卻恰好相反。
這是因為他每次只要遇上煩心事,就控制不住情緒,讓同學們摸不著頭腦,有時和同學吵架,有時還會打起來,誰都攔不住。就因為情緒如此不穩定,大部分同學都不愿和他做朋友。
一次班會上,林曦得到了“成績優等生”的獎狀和獎品,正有些高興,聽見同桌給他開了個玩笑:“學校真小氣,獎品就一個筆記本,沒什么用啊,不如扔掉。”說著就做出一個把他的筆記本扔出去的樣子。林曦一下子就生氣了,一拳打中同桌的左眼,不但使得同桌的左眼視力嚴重下降,還被學校記了大過。而在此之后,就再也沒有同學敢跟他說話了。
同樣的事情由于兩個人對于情緒處理的差異,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在我們處理某些事情時,急躁是大忌,過于急躁容易傷了和氣,還會讓對方難堪。相反,如果善于控制情緒,辦起事情來就能十分妥貼,還能改善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而如果不懂得控制情緒、把握分寸,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將無法左右逢源,人緣不好就成了必然,而這種失敗對于其整個人生而言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在某大學任教的于教授最近心情不錯,他的新論文發表了,學校還給他加了薪,批準了研究項目,可謂是三喜臨門。他難以控制心中的喜悅之情,特意到老同學家拜訪,談話中神情驕傲,有點兒得意忘形了,眉飛色舞地和老同學說話。說著說著,他習慣性地拿出了教導的口吻,對老同學說:“我覺得你應該學一學我,不要太死板了,有些關系還是要走……自己的專業也要抓緊。”一席話讓老同學心里很不痛快,面子有些掛不住。于教授當時還不明所以,后來發現老同學再也不跟自己來往了,才覺察出當日自己的做法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
如果于教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場面或許就不同了,他會在老同學面前言語謙虛、輕描淡寫地說說自己的成績。老同學必然不會覺得他在炫耀,反而會肅然起敬,還會為他感到高興。
啟示
許多人都知道一些交際上的小技巧,也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常識,但當他們與人打交道時,還是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無法把握分寸。這個尺寸確實不好把握,如果情緒上太疏離,我們可能達不到交際的目的;如果表現得太親近,又可能會被人誤解,以為這個人急功近利。
很多技巧性的東西可以學,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觀察自己與對方的情緒,不要過于緊張或煩躁,不要過于失落或厭惡,情緒一旦表現得太明顯,就容易影響交際效果。那些在交際上得心應手的人,從來不會讓對方從自己臉上讀出無聊、緊張、冷漠的情緒,因為他們能夠在負面情緒產生時就立刻做出調整,說服自己理解對方的情緒,從而避免在與人交往時做出令人厭惡的事情。
上一篇:情緒的感染是微妙的
下一篇:憤怒是地獄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