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學習起來這么累
——好方法引領孩子學習更輕松
作為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都希望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成績,然而,在現實的家庭教育中,我們的孩子似乎總是很努力,成績卻總是提升不上去。而其實,只要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孩子雖然看似在學習,但是因為不得要領,學習效率低,越是效率低下,越是無法集中注意力,而這又加劇了孩子學習上的困難。為此,作為父母,我們都應該根據孩子的個性特征,為他們制訂一套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不累了,也就專注多了。
丫丫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從小學開始,學校光榮榜上一直都有她的名字,進在她的同學眼里,丫丫就是個“屹立不倒的神話”,很多同學都向丫丫取經,問她有什么絕密的學習方法。
丫丫說:“我覺得這要得益于我媽媽的指導,以前我總是死記硬背,效率很差,很多知識根本記不住,后來我一坐到書桌旁,我就沒辦法靜下心來,有時候思維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后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開始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做完作業以后就睡覺,然后我每天早上會醒得很早,一般你們大概是六點多起床,我五點就醒了,而這段時間,我會拿來記單詞,不知道為什么,我這時候背的單詞都不會忘記。另外,對于理科,我會學習好課堂上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然后在課下花點時間復習一下,就能鞏固了。其實,學習并不是什么難事,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可是,我們都不知道什么是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啊!”
“我們可以求助于父母啊,他們是了解我們的,而且,他們是過來人,我們的學習上的一些不足,他們是能看出來的。”
“是啊,我回去得和爸媽好好談談。”
這里,我們看到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不過,調查顯示,90%的孩子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純粹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這樣導致很多孩子雖然很努力,可是成績卻依然提高不上去,最后導致孩子上課分神、厭學、貪玩。而家長就開始為孩子不愛學習、厭學而苦惱。也有一些家長會有疑惑:為什么有的孩子能輕松地學好,而有的人很努力卻學不好?這還是因為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問題,孩子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個性學習方法,自然能學得好。
那么,作為父母,怎樣幫助孩子找到屬于他自己的個性學習方法呢?
1.認識到孩子的特殊性,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
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是一定要建立在孩子的學習興趣上的。生活中,當孩子沒有達到家長預期的目標時,家長就覺得孩子出了太多的問題,父母憤怒了,或是責罵孩子,或是語重心長“控訴”我們的孩子。孩子沉默了,孩子愧疚了,孩子自卑了……很多時候孩子就是在這樣看不見的教育暴力中失去了成長的快樂和發展的潛能。而即使父母為孩子打造出的學習方法再完美,也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因為他對此方法根本不感興趣。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孩子的優勢潛能,注重孩子興趣和個性的培養,幫助孩子孩找到屬于自己的“鑰匙”。
2.根據孩子的生活習慣安排孩子高效學習
每個人的機體存在差異,這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在生活習慣上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孩子喜歡在晚飯前學習,而有些孩子在睡前的某段時間能發揮記憶的最好效果。對此,父母都要留意,只有這樣幫助孩子學習,他才能以最快的時間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3.掌握小竅門,讓孩子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如何讓孩子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是廣大家長最為關心的方面。擁有九年個性化教育研究經驗的教學專家認為:家長個性化的監督和引導是孩子安心學習的關鍵。在此,他教了家長們幫助孩子收心的幾個小竅門: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要鼓勵孩子適當地多看書,或者陪孩子適當做一些體育鍛煉,讓孩子心態平和下來;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訂一個切合實際的學習計劃,每天定期了解孩子的學習表現,多給孩子鼓勵和建議,使孩子保持積極的心態。
4.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制勝的法寶。父母在幫助孩子找適合其的學習方法時,這一點乃重中之重。要訓練孩子這一能力,就要著重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和正確的思維方式,長此以往,孩子的成績及綜合素質將能夠穩步持續地提升。
總之,幫助孩子找學習方法,需要依據孩子個人的習慣、興趣、時間安排、生理狀態等等。所以,你要想成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就要全面了解你的孩子,然后作出具體的計劃安排。學習方法只有適合孩子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針對性地制訂出一套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和心理輔導策略,不僅使孩子掌握一種切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的心理和心態更健康!
上一篇:為什么好男人也會出軌
下一篇: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會錯過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