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傾訴法,要把郁悶說出來
人的各種各樣的情緒,如果不能通過心理上的應激反應以及其他方式表現出來,將有損于健康,從而引發某些疾病。通俗地說,心里怎么想就要找機會傾訴出來,哪怕是說給自己聽。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些研究,結果證實,大多數人都認為保守個人秘密是有害的,只有傾訴出來才有利于身心健康。弗洛伊德以及其他許多心理治療家也一致認為:傾訴手段是心理治療的核心。
《英國醫學雜志》曾報告,親近動物可以幫助人們治療抑郁癥,還有實驗表明,與海豚嬉戲玩耍可以有效減輕抑郁癥患者的癥狀。這其實也是由于與動物親近能使人放松情緒的緣故,人們在與動物相處時會不自覺地吐露一些心聲,把它們當作陌生卻可愛的傾訴對象。
將心中的所思所想說出來,把那些害怕、擔憂的事情坦率地告訴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能使一個人感到踏實和痛快。有些事情或許是難于啟齒的,但倘若你不說,就不會知道有人愿意傾聽,并會真心實意地幫助你。傾訴也是一種宣泄,是最為行之有效的緩解抑郁的方法。當然,除了面對面的傾訴,我們還可以采用通信、打電話等方式來傾訴苦惱。
唐女士有一天半夜三更接到一個陌生女子的電話,她不認識對方是誰,便說:“對不起,我想,你肯定是打錯了!”
但陌生女子沒有掛電話,而是自顧自地說起來:“我真是恨透我的丈夫了,這個家我簡直待不下去了!從早到晚我要照顧孩子、做家務,他卻認為我在家里享清福,他不知道我有多累!有時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愿意陪我去,因為他自己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有時候說是應酬,有時候說是朋友請他打牌,可誰知道呢………我覺得自己越來越無法忍受了!”
唐女士這時打斷了她說:“抱歉,你的生活聽起來很糟,但我好像不認識你。”
陌生女人這時才說:“是的,你不認識我,我只是隨便撥了一個號碼,因為這些話我不能對親戚朋友講,不僅是面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被熟人非議。謝謝你,你是個好人,愿意聽我這個瘋子發牢騷,我現在覺得舒服多了。”說完,她掛了電話。
只要能說出來,心里的痛苦就會減輕許多,當然,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傾訴對象。
在一個村莊里有位20歲就開始守寡的老婆婆,她含辛茹苦地撫養大了唯一的兒子,很不容易。老太太長壽,可到了80歲時突然聽聞了兒子的死訊,悲痛不已。兒子因為車禍當場死亡,老婆婆痛不欲生,但她并未立刻號啕大哭,而是沉默了很久,反過來安慰自己的兒媳說:“孩子你也要保重,明天你就60歲了,你還有孫子要照看呢……”
“媽,您也是……您放心,我哭過之后就好了。”媳婦也安慰她。
但老婆婆似乎過分節哀了,大家擔心她哪一天堅持不住就要倒下了,其他親戚甚至在背地里還為她也準備好了后事。
然而這件事過去了三年,老婆婆依然身體健康,她心中的悲痛是如何舒緩的呢?實際上,老婆婆每次在兒媳、孫子上班之后就會關上門,一個人在兒子的遺像前說話,要么大哭一場,要么嘮叨一會兒,以此化解心中的思念。
“兒子啊,今天你媳婦摔了一跤,年紀大了還不注意,真是讓人操心。誰讓你不在呢,也沒個人在身邊提醒她……她很傷心,我看得出來,所以啊,我不能再加重她的負擔了,得自個兒振作。對了,昨天村里的老張頭和人吵架了,吵得人真是心煩,要是你還在就好了,一定能制止他們,唉,可惜啊,你已經不在了。”
如此,老婆婆每次都將想說的話對著兒子的遺像說完了,就不那么煩惱,不那么難過了,在面對他人時也能快樂起來,繼續正常生活了。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傾訴給家人或值得信任的朋友知道,的確可以使我們的消極情緒得到釋放,但如果你不愿意依賴家人或朋友,不想讓他們擔心,也用不著故作堅強,對著自己說,或者說給動物聽也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找機會吐露出來、宣泄出來,而不要養成堆積情緒垃圾的習慣。
啟示
有煩惱無法傾訴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壓抑不良情緒需要我們用更多的理智去掩蓋和克制。但往往越是理智的人,越是容易抑郁。不傾訴的習慣會使一個人變得更加焦慮,這種情況會繼續增加情緒垃圾的數量。
如果你有愛人,可以把伴侶當作第一傾訴人,因為你們的關系是最為親密的,與對方坦誠相對,將所有的想法告訴對方。但需要注意的是,你最好可以用平靜的語言來表達想法。當你覺得情緒要失控,幾乎要失去理智時,可以停下來表達這種糟糕的情緒:“糟糕,我現在無法再說下去了,親愛的,我真的很想把這件事和你說一說,但等一下再談可以嗎?我現在實在不太舒服,有點兒要失控了,我得想個辦法把這個情緒疏導出來!”對方應當不會拒絕你,還會熱心幫助你,說笑話給你聽,或想盡辦法逗你開心。等你冷靜一些再將心中的煩惱說出來,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那么憂愁或憤慨了。
上一篇:你永遠不是最悲慘的
下一篇:再堅持一下,希望就在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