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習慣這樣而一味這樣
盡管從表面上看,習慣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就是有許多優秀女人敗在不良的習慣上。女人的壞習慣,多表現在做事沒有主次、拖延、情緒化等方面。這些習慣往往會制約一個女人做事的步驟和環節,使她們最終成為不良習慣的受害者。
有些人以為習慣是很個人化的東西,和別人沒有多大的相干,事實上,在人們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專業技能相差無幾的今天,好習慣也是女人的一種競爭力。
有一個女人去應聘財務經理,路上趕上一場大雨,幸好走得早,又帶著雨衣,才趕上了。當來到招聘單位的電梯前時,她取出紙巾把鞋擦凈后,把紙扔進了垃圾桶。當她坐在面試經理面前時,經理看完證書之后沒問她任何問題,微笑著告訴她,“歡迎你加入我們公司。”
當她不敢相信地看著經理時,經理告訴她:“第一,這樣的天氣你仍然來了,說明你做人有原則,很守信用;第二,沒有遲到,說明你準備充分走得早,很守時;第三,衣服沒濕,說明你昨天看了天氣預報,來時一定帶了傘,很有計劃;第四,我剛剛從公司的監控錄像看到了你擦鞋并把紙扔進垃圾桶的行為,說明你很有修養、很細心。所以,我們很愿意和你這樣的人成為同事。”
事情說穿了,就沒什么神秘性,也沒什么難度,但是為什么偏偏有人能做好,有人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呢?我們只能說,平日的好習慣,會造就關鍵時刻的好表現,只有一向做事周密細致的人,才可以隨時展現出讓人信服的素質。
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只有5%是屬于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習慣經過我們的反復行為,會不知不覺變作我們本能的一部分。習慣是一種能左右我們的神奇力量,它決定著我們的成敗。
習慣如此重要,可惜的是,在生活中,人一旦養成了不良習慣,要改變它,往往很難。有些對自己要求不是很嚴格的女人,甚至會這樣說:“我這么做事由來已久,可能改得過來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女人認識到自己身上有不足,并且拿出切實的行動來,那么壞習慣就會向我們投降。
明代才子袁了凡博學多才,然而年輕時,他卻有諸多壞習慣。有一次,他到棲霞山拜會云谷禪師。兩人面對面坐在一間房里,促膝長談。
在談到習慣這一話題時,云谷禪師說:“只要人能夠從內心做起,就能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當然,要想改掉不良習慣,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不良習慣是什么。不知道你是否明白這一點?”
袁了凡略加思索,說:“我這個人,不能忍耐,也不愿擔當大任,別人不對時,我也無法包容,我還性情暴躁,氣量狹小,有時又顯得妄自尊大,喜歡高談闊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還有,我喜歡喝酒,又經常徹夜不眠,也不懂保元氣,傷了氣身體就不健康。此外,我有潔癖,只愛惜自己的名節,不在乎別人的感受,說話太多、太隨便……”
他一口氣數出了一大堆自己的缺點,最后嘆息一聲說:“有這么多不良習慣的人,想把這些壞習慣改掉,談何容易呢?”
云谷禪師深吸一口氣說:“所謂‘難者不知,知者不難’,沒想到你對自己的不良習慣竟然知道得這樣清楚明白,那么改起來就不成問題了。我可以教給你一個只要用功就能改過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每天所做的功德和過失一一記錄下來,以便知道當天所做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過。”
最終,袁了凡痛下決心,竭力戒掉種種不良習慣,終成一代學者。他寫出了多種著作,其中《了凡四訓》對后世影響甚廣。
看來所謂“本性難移”,其實沒什么道理,關鍵在于當事者自己認識的高度如何。聰明的女人決不能以為習慣既已養成,就只能聽之任之。從現在開始,逐步將你的習慣往正確的方向引導,只要你能堅持下去,就會有效果。
讓一塊地里不長雜草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那里種上莊稼。同樣,改正壞習慣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培養自己的好習慣。
如果你能有計劃地用新習慣來取代舊習慣,那么,舊習慣的改掉就會徹底一些。比如,用閱讀代替閑聊和肥皂劇,用“馬上行動”代替“拖拖沓沓”,用周密的計劃代替隨意的做事方式等。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新習慣就會養成,而你的整體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習慣是行為的自動化,它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也不需要別人的監控。在習慣的引導下,我們能做到在什么情況下就按什么規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甚至主宰人的一生。對于命運,人人都有很多無奈,但人們常常怨恨自身的資質條件不好,卻從沒想過要以習慣去塑造性格,以性格去推動命運。
命運私語
思維方式是否先進與合理,決定著女人的視野與方向;習慣的好壞,決定著女人實際的做事水平。一旦養成好習慣,你的整體素質就會隨之提升。
上一篇:不經受歷練的人生是單調的
下一篇:東西又找不到了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