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早在兩千多年前,圣人孟子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雖然這句話當時是針對君主說出來的,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句話的含義也不斷演化。如今,這句話也非常適用于普通人的為人處事。簡而言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應該常常幫助別人,得到他人的認可,這樣別人也會幫助他;一個人如果從來不幫助別人,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可,那么在他需要的時候,別人也不會伸出援手。隨著時代的發展,整個社會融為一體,每個人都是兄弟姐妹。即使全世界,也因為交通和通訊的發達,變得咫尺可達。這也就是我們平日里常說的地球村。現代是和平的時代,習主席頻繁外交,也是為了爭取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那么作為我們小小的老百姓呢?當然,我們也愿意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中生活。然而,和諧融洽不是別人給的,而是我們自己努力爭取得來的。我們必須首先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才會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得到他人的援手。
曾經熱播的電視劇《溫州兩家人》,講述了在金融風暴中兩家企業的生存之道。在這部電視劇中,很好地詮釋了溫州人的經商之道,即誠信互助。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黃瑞誠依然奮不顧身,哪怕把自己拖累死,也要竭盡全力地拯救遭遇危及的同行業經營者,令人肅然起敬。雖然電視在高潮時戛然而止,但是作為觀眾,我堅定不移地相信,經過這次患難與共,每個人都會對他由衷敬佩。看這部電視劇令人感慨良多,深深知道經商之路的不容易。很多人只看到商人的位高權重,卻不知道他們承擔著更沉重的責任。
春秋戰國時期,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當時的秦國,戰爭頻頻發生,百姓心神不定,根本沒有人支持變法。為了正式推行改革,商鞅決定首先樹立威信。他讓人把一根足足有三丈長非常粗壯的木棍扛到城南門外,牢固地樹立在那里。他張貼告示,昭告百姓:如果有人把這根木棍扛到北門,就賞他十兩黃金。人們全都圍著木棍議論紛紛,卻不相信只要把木棍扛到北門,真的能得到賞金。因此,看得人很多,卻沒有人愿意試一試。看到大家無動于衷,商鞅當眾表示:“如果有人把木棍扛到北門,賞賜黃金五十兩。”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看到賞金如此之高,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木棍扛到了北門。商鞅當即命令下人取來五十兩黃金,賞賜給扛木棍的人。看到商鞅真的賞賜五十兩黃金,百姓們全都震驚了。正是這個舉動,幫助商鞅樹立了威信,保證了變法的順利推行。經過變法,秦國越來越強盛,最終一統天下。
在“商鞅立木取信”的地方,曾經發生了一件可笑的事情。這件事情史稱“烽火戲諸侯”,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鬧劇。當時執政的周幽王非常寵愛妃子褒姒。有一次,他看到愛妃悶悶不樂,為了逗她開心,就命令烽火臺點燃烽火。要知道,在古代社會,烽火臺只有當邊關遭到侵襲的時候,才能點燃烽火。因此,諸侯們全都馬不停蹄地率兵趕到,卻發現虛驚一場,點燃烽火的鬧劇只是周幽王為了博得妃子一笑。為此,諸侯們全都生氣地掉頭回去,對周幽王的不滿也越發深重。看到上朝時一個個威風凜凜的諸侯們不知所措,氣得七竅生煙卻又不敢發作的樣子,褒姒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正是這次鬧劇,導致五年后酉夷太戎發兵攻打周幽王時,雖然點起烽火,卻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駕。最終的下場是,周幽王被逼拔劍自刎,褒姒成為了階下之囚。
時隔400年,在同一個地方發生的這兩件事情截然不同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作為一國之君,周幽王居然為了博取愛妃的笑,就冒失地點燃烽火。可想而知,當諸侯們趕來救駕的時候,卻看到哈哈大笑的褒姒,雖然敢怒不敢言,心里只怕早已對君主失去了信任。與周幽王恰恰相反,商鞅想出辦法,不惜花費重金,只是為了讓百姓相信他是一諾千金的人。由此可見,“信”深深地影響著國家的命運。
讀者朋友們,雖然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但是在現代社會,要想有所成就,也是離不開他人的團結協作的。所以,我們也應該牢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用心地對待身邊的人,取信于他們,這樣才能獲得長久的支持與合作。
心理小貼士
1.沒有信用,君主會導致國家滅亡,普通人會導致眾叛親離。
2.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自己的信用,這對于我們追求成功、做人做事都是至關重要的。
3.常言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即使是普通人,也應該竭盡所能地兌現自己做出的承諾,畢竟,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旦失信,就會導致你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上一篇: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人生失意
下一篇:心態改變,命運也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