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想法,做獨立自主的人
一個人,若不支配他人,就要被他人支配,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用支配來反抗被支配。每個人只有破除對他人的依賴、順從,才能成為他自己,才會找到自我,活出自我。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一點:人生只屬于自己,一味遵循他人的思想,不敢面對真理是懦弱的表現,這樣的人生是悲哀的。我們應該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人,走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風格,走出自己的個性,只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會是獨特的,才會是精彩的。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秦政府征發閭左的貧苦農民900人去漁陽戍邊。陳勝和吳廣被指定為這支隊伍的屯長。
這支戍卒隊伍途經蘄縣大澤鄉時,遇到大雨,不能前進。按照秦朝法律,戍卒不按期報到,就要被斬首。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陳勝與吳廣商議,與其去漁陽送死,不如就地即刻起義。為了發動群眾,增強起義的號召力,他們暗暗在帛書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藏在魚腹中。戍卒剖魚腹時發現這一帛書,感到十分驚異。他們又在深夜到附近叢祠中模仿狐貍的聲音,高呼:大楚興,陳勝王。他們用這種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方式,證明起義符合天意,說明陳勝已不再是雇農,而是真命天子。
起義的準備工作就緒之后,陳吳二人借押送他們的兩個秦尉酒后行兇打人之機殺掉了他們。于是,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動戍卒起義,以“大楚”為號,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點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熊熊烈火。
陳勝、吳廣為什么要率領秦末農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動起義呢?因為有壓迫就有反抗,要想獲得自由和人權,就一定要反對暴政。
我們都知道,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對事物都應該有主觀的看法和評價,一味順從別人的看法,你將找不到屬于自己的路。然而,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已經習慣了聽從他人的意見,甚至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這樣的人又怎么可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又怎么可能獨當一面呢?
曾有人說,生活中,最大的危險不在于別人,而在于自身;不在于自己沒有想法,而在于總是依賴別人。依賴足以抹殺一個人意欲前進的雄心和勇氣,阻止他用自己的努力去換取成功的快樂。依賴會讓人日復一日地滯足不前,以致一生碌碌無為。過度依賴,會使我們喪失獨立的權利,它是給自己未來挖下的失敗陷阱。
一個人,活著就必須要活出自我,就要學會支配自己的大腦,就要有自己的主張,這樣才能維持一個人的格調。總之,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原則,當你自己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而迎合別人,也沒必要因為害怕得罪人而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而如果你是個無主見的人,那么,你就要作出一些改變:
1.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你都應該主動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在工作中,當上級征詢意見時,你不應該畏首畏尾,而應該大膽地站起來說出自己的看法。即使你的回答不對,你也獲得了一個鍛煉的機會。再比如,對于家庭中出現的某些問題,你也可以參與到家人的討論中,也許你的想法能幫助到他們。
2.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
對于你內心的想法,你要學會告訴周圍的人,否則,他們便會左右你的想法和觀點。
3.敢于否定他人
獨立思考是否定他人、提出不同意見的前提,反過來,做到后者,你也會逐漸學會了獨立思考。
當然,你還要記住的是,敢于說“不”并不意味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因為這并不是真正的自主。你需要認識到的是,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不僅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想法。
上一篇: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待的
下一篇:朝著目標,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