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的非正常交往,引導兒童遠離惡友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孩子和成人一樣,他們從孩童時代開始就渴望結交朋友,就渴望有自己的玩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交什么朋友,與什么樣的人交往,會對他的一生形成影響,不但影響著自己的言行、穿著打扮、處世方式、興趣趣味,還影響著他們自身的價值觀以及對自我的認識。
但我們父母要明白,交友是應該有選擇的,而且要從善而擇。和好人交朋友,孩子自身才能提高、完善。所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長期與一個人在一起,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相反,孩子如果與惡友結交,也對其一生產生負面的影響,為此,我們都要注意孩子的非正常交往。
王太太發現自己的兒子童童最近有點不高興,經過問詢后才得知,原來童童最好的朋友小立最近有了新朋友,便不理童童了,王太太心想,怪不得這孩子最近也不來家里“蹭飯”了,也不和兒子一起玩游戲、打球了。
一次交談的過程中,小立告訴王太太,他認識的這幫哥們兒人都很好,經常請自己吃飯,還帶自己去玩,王太太心里便有點擔憂,怕小立交了不良朋友。
果然,不到半個月,小立就跑來對童童說:“原來他們并不是什么好人,那天,他們說要帶我去玩,我們去了臺球室,我親眼看見他們勒索別人,后來,他們還讓我抽煙喝酒,我還小呢,抽煙喝酒傷身體。我現在怎么辦,他們肯定還會再來找我的?!?/p>
王太太對小立說:“別擔心,以后回家的路上就和童童還有其他同學一起,人多,他們不敢怎么樣。另外,小立,阿姨要告訴你,你這種交朋友的原則是不對的,這些社會不良青年就是要對你們這些單純的青少年下手,他們往往用的就是同一種伎倆,朋友貴在交心,而不是物質上的,你明白嗎?真正的朋友是幫助你成長成才的?!?/p>
聽完王太太的話,童童和小立似乎都不太明白,于是,針對擇友標準,王太太又為孩子們好好上了一課。
當然,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并不十分清楚何為正確的擇友標準,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
1.鼓勵兒童拓寬自己的交友面
我們要多鼓勵孩子通過廣交朋友來完善自己,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子,接納不同類型的朋友,多層次、全方位的朋友無疑對兒童的發展是有益的,當然,還應鼓勵孩子把那種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小人”排除在外。
另外,我們要培養兒童要有廣闊的胸懷,因為只有心胸開闊的孩子才能包容朋友的過錯。你也可以告訴他:如果你能有一兩個敢于直陳己過、當面批評自己過失的諍友,那就是真正的朋友。
2.告訴兒童什么是益友
那么,對于兒童來說,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人做朋友呢?
這個問題不能籠統而論。因為每個人的需要是不一樣的,所以擇友上也有不同的標準。不過,擇友是有一些規則的。古人云:“擇友如擇師。”現實生活中,一般人都喜歡找各方面或某一兩方面比自己強的人做朋友。以強者、優秀者為自己平時行為舉止的榜樣,比如,有的兒童指責同伴中的一個“喜歡當官的,盡跟班干部在一起”。其實這個孩子的選擇是對的。這是他的一種交友之道,無可厚非,同時,這也是出于一種使自己迅速強大起來、建立理想自我的愿望。況且,在同齡人中,見多識廣、有能力的人更容易引起周圍人的注視,更容易交到朋友。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見到別人的長處,應該學,見到別人的短處,應該戒。不可盲目自滿和自卑,只要自己肯學習,肯修正自身的不足,將來一定會有作為。
3.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教會其謹慎交友
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否能交到益友,關系到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父母要教會兒童謹慎交友。你應該告訴他:
在還未了解對方基本品質之前,僅憑一時的談得來和相互欣賞就急急忙忙貿然地把自己的信任與情感全盤托出,是容易為以后不良關系的展開埋下伏筆的。
我們在平時就要教育孩子要注意,朋友要廣,但不能濫交,要恪守“日久見人心”的古訓,通過與對方多次交往與活動,通過觀察對方的言談與舉止,就可以洞悉對方的個性、愛好、品質,覺察他的情緒變化,從而判斷他是否值得深交。
4.告誡兒童要與不良朋友劃清界限
孔子曰:“損者三友,益者三友?!焙⒆咏簧虾玫呐笥?,應該是有利于自己學習進步和個人身心全面發展,一生受益無窮。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還處在缺乏社會經驗和分辨是非能力的年齡,父母不應該阻攔孩子交友,但也應該告訴他謹慎交友這個道理。要鼓勵他交有道德、有思想、有抱負的人做朋友,要交遵紀守法、正直、善良的人做朋友,要交學習認真、興趣廣泛的人做朋友,而對于那些不良朋友,一定要劃清界限,要知道,有些人受周圍不良朋友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不斷滋長,追求奢侈的生活作風,放縱自己,不僅荒廢學業,還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上一篇:沒什么比堅持對成功的意義更大
下一篇:靈感創新,小點子也能帶來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