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生活,節制嗜好
萬事萬物自有它的規律,太陽每天早晨升起,晚上落下;月亮則是晚上升起,白天落下。它們必須遵循自己的規律,如果規律破壞,則會日夜顛倒。對于人來說也是一樣,一個生活不規律的人,不會是一個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伴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個人的生活仿佛變得越來越不規律。無規律的生活使人們晝夜顛倒,破壞了自身機體內的自我調節,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魯迅先生短暫的一生,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很有警戒作用的。他成為思想泰斗之后,慕名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他幾乎每天都要接待不同的訪客,和來客們交談,抽煙,經常談至深夜。送走客人之后,他還不得臥床休息,而是在燈下鋪開紙張,執起他的筆,開始寫作。每每當許廣平和孩子睡醒了好幾次,他還在臺燈下一邊抽煙、一邊寫作。
長期紊亂的生活對魯迅先生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后來他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最后請醫生做診斷,醫生說,他的肺病已經極其嚴重,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非常人所能為,算是一個奇跡了。最終,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病惡化,與世長辭,終年55歲。
我們試想一下,假如魯迅先生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規律起來,戒掉抽煙的毛病,或許能夠延壽數年,相信也能夠讓我們看到更多或辛辣、或深刻的精彩絕倫的作品。
與魯迅先生相反的是享譽世界的德國哲學家康德,他的生活過得極其規律,并且擁有一個較長的壽命,在這個世界上走過了80多個年頭。康德一生都致力于對哲學問題的研究和思考,他終生未娶,幾乎一輩子沒有走出過自己生活的小鎮,也沒有所謂的社交,他的生活如同一個與外世隔絕的苦行僧。
他每天早晨5點鐘準時起床,每天下午都要定時在當地的一條街道上散步。后來,那條街道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當地的居民都按照他出來散步的時間校正手表。
他始終嚴格遵守這個規律,這對常人來說幾乎是難以做到的。每天早晨,5點鐘將到,他的仆人出現在床頭,說:“先生,起床的時間到了。”
只要聽到仆人早晨叫他,他就會立刻起床,不管前天晚上睡得多晚。一次,康德對他的仆人說:“我最感自豪的是:‘每天早晨起床時,從未讓你叫過第二遍’。”
康德這種規律得近乎于枯燥甚至嚴酷的生活,很好地保持了他身體的健康以及思維的敏感程度。我國古人想來也認為生活應當遵循自然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千百年來的生活規律;同時還講究“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妥善安排一年的工作,更是注意到每一天生活的安排,可見古人對于生活規律是何其重視。
可是在生活中總有這么一種人,他們整天賴在床上,早晨從不早起,一直睡到日上三竿,他們的理由是“早上明媚春光好,正是睡覺好天氣”;早中飯一頓吃,拖拖拉拉就到了下午;這邊轉悠那邊晃蕩,又到了晚上,而一旦到了晚上他們就兩眼放光,頓時來了精神。對他們來說,晚上是黃金時光,略有上進心的就開始上網、學習、做論文,缺乏上進心的便去過各種夜生活:泡吧、唱歌、蹦的、喝酒,或者干脆找一些人海闊天空地瞎吹牛、聊天、侃大山、擺“龍門陣”;高雅的人進茶秀,想鍛煉的進桑拿、打保齡、玩臺球……
每天玩到筋疲力盡、渾身大汗、四肢酸軟,全身散了似的回到家里,往床上隨便一躺就呼呼大睡,房間里充斥著煙味、酒味、汗味……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接著,再重復昨天的日子。
被稱為“籃球之神”的邁克爾·喬丹,有一次對采訪他的記者解釋自己是如何能夠保持最好的競技狀態時說:“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我從沒在8點鐘以后起床。”正因為遵循作息規律,他才能夠很好地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自身健康,即便幾年不打球,但是他再一次回到籃球場上時,仍能鶴立雞群,勇奪3次NBA總冠軍,這跟他生活有規律有很大的關系。
有研究者說,喬丹身上基本上全是肌肉,他的脂肪含量是所有籃球運動員里最少的。如果他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作息時間,放任自己亂吃亂喝,沒有規律,那么他可能就會像另外一個NBA球員消恩·坎普一樣胖到跳不起來投籃了!
生活規律,指的就是一個人應當對自己的生活有計劃,有時間概念而且應當懂得節制地去生活。只要你行為得當,精力就會日漸旺盛,慢慢地就會氣血旺盛,生命力也會更為旺盛;反之,如果生活不規律,幾天幾夜不休息,而一旦休息下來,又是幾天幾夜不起床,生活沒有節制的話,身體狀態就會每況愈下,那么對于個人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上一篇:背信棄義的人,終會被別人背棄
下一篇:話說得太滿,是做人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