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節儉不忘苦
劉裕(363—422),字德輿,小名寄奴,生于興寧元年三月。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
劉裕出身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親劉翹早逝,家境貧苦,幼年竟淪落到靠賣草鞋為生。因為經歷過貧困生活,所以他十分注意禁止奢靡作風。他平時清簡寡欲,對珠玉車馬、絲竹女寵都很有節制。
劉裕衣著簡樸,常常拖著連齒木屐,在神虎門散步。他雖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但在出行方面,總是輕車從簡,左右從者不過十余人。他的兒子早晨向他請安,也不拘于禮,常穿著平常衣服。他的床頭掛的是土布做成的帳子,墻壁上掛著土布做的燈籠,麻繩做的拂灰掃把。為告誡后人,他命人將自己年輕時耕田用過的耨耙之類的農具藏入宮中,以使后人知稼穡之艱難。他還把他補綴多層的破襖送給長女并囑咐她:后代如有驕奢不知節儉的,就拿給他們看看。他的女兒出嫁,陪送也不多,不給錦繡金玉。
劉裕不愛財,寧州獻來價值連城的琥珀枕,他叫人給弄碎了,分賜給邊關諸將士治療戰傷,有人獻石床給他,他又叫人打碎;嶺南生產一種過于精細的細布,因其過于勞民,他責令該郡太守立即停產。他立了苛刻的法規,財帛一律不得進宮,統歸國庫管理。在他的影響下,朝廷內外的奢靡之風為之一掃。
妙語點睛
劉裕的這些做法,不僅在當時消除了弊政,扭轉了世風,對其后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他兒子文帝時期出現的兵車不用,民無外勞,糧食遍野,夜不閉戶,家給人足,處處歌舞的“元嘉之治”就是現實的證明。
警世良言
奢侈之費,甚災于天。
——《亞書》
上一篇:劉晏管財以身作則倡節儉
下一篇:盧懷慎一貧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