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努力,或早或晚,都會給你回報
央視的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有一位選手令人印象深刻。他叫雷海為,來自杭州,獲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冠軍。同我們所理解的冠軍不一樣的是,雷海為并非少年天才,也不是家境優渥,整天只要吟詩作賦就能飽腹的詩酒文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外賣小哥,但是毫不夸張地說,他的確真實地活在了自己喜愛的詩歌當中。
聽雷海為在節目上談起自己的過往:十幾年前,沒有多余的錢買書,為了能夠讀到喜愛的詩歌,雷海為總是會去書店里看上足夠久,久到能夠將這些詩歌背下來。回到家后,他會將這些詩歌再默寫出來,做成自己的詩歌集,供自己以后細細品味。后來,雷海為成為一名外賣小哥,每天風里來雨里去,和千千萬萬個外賣小哥一樣,平日里穿梭在樓宇巷陌之間,馬不停蹄地配送著大量的外賣訂單。然而,讓雷海為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的是,即便是在爭分奪秒的送餐路上,他也總是會抽出時間來讀一讀自己喜愛的詩詞。
送外賣的日子注定是辛苦異常的。“天氣越惡劣,點餐的人會越多,我們的生意也就會越好。”雷海為這么總結道。確實,這也是雷海為能夠賺到更多報酬所甘愿付出的勞動。但是,即便是整天的風吹雨打,雷海為內心深處涌動的詩意也絲毫沒有被動搖。詩詞對于他來說,也許就是這灰暗人生中突然射進來的那一束微光,一直指引著他不斷前進。
于是,憑借著對詩詞如此的熱愛與執著,雷海為終于站在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舞臺上,面向攝像機,對著全國人民一展自己多年的學習成果。最終,雷海為以總分93分的成績惜敗小選手駱子愚,但是面對失意,他卻豁達地表示:“沒有遺憾,因為我最終的八道題目全部都答對了。”他的這番豁達和努力感動了大家,所有人為他情不自禁地鼓掌,久久不能平息。
正如董卿在舞臺上對雷海為說的一樣:“你在讀書上面花費的任何時間,日后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確實,讀進去的任何一本書,吸收到的任何一個知識,其實都已經成為我們內心的儲備。或許在這個當下,這樣的知識點并沒有特別凸顯的作用,但是在沒有真正爆發以前,你永遠都不會明白自己的潛力到底能有多大。就像是《異類》一書中提到的著名的一萬個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能夠卓越非凡,并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他們專注地在同一件事情上持續地付出了超過一萬個小時的努力,通過這一萬個小時的錘煉,他們成功地從凡人變成了超人。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一萬個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在任何事情上由凡人變成超人的必要條件,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專注持續地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因為你所付出的任何努力,最終都不會白白浪費。
著名演說家尼克·胡哲出生于1982年的12月4日。他出生的時候簡直將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尼克·胡哲生來就高度殘疾,沒有雙臂和雙腿,只在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指頭的小“腳”,這個小腳被他的妹妹戲稱為“小雞腿”,因為尼克·胡哲家的寵物狗曾經誤以為這是一個小雞腿而想要吃掉它。尼克·胡哲的這個外形讓所有第一次見到他的人都大為震驚,他的父親甚至忍不住跑到醫院的產房外面嘔吐。母親也曾一度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事實,直到尼克·胡哲4個月大的時候才敢上前來擁抱他。
即便是這樣,尼克·胡哲還是安然無恙地長大了。他的父親是一名電腦程序員,也是一名出色的會計。在他6歲的那一年,父親教他學會了用腳指頭打字,為了讓尼克·胡哲能夠盡量和普通人有一樣的生活,父母為他配備了電動輪椅,還請了一個專門的護理人員照顧他,將他送進了當地一所普通的小學就讀。母親還為他發明了一個特殊的塑料裝置,能夠幫助他拿起筆寫字。然而,沒有父母的時刻陪伴,尼克·胡哲難免還是會受到同學的欺凌。就在他8歲那一年,他整個人都非常消沉,沖著他的媽媽大喊,告訴她自己想死。10歲的那一年,尼克·胡哲曾經試圖將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都沒有成功。
就這樣,即便生活中有著諸多的磨難,尼克·胡哲的父母還是一直鼓勵他學會戰勝困難,幫助他慢慢找回了自信。終于,尼克·胡哲逐漸在學校里交到了自己的朋友。13歲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尼克·胡哲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一篇介紹一名殘疾人自強不息,給自己設定了一系列偉大目標并最終通過自我努力實現夢想的故事。尼克·胡哲受到了啟發,決定將“幫助別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明確了自我的人生目標以后,尼克·胡哲開始了一系列艱辛的學習培訓。這個過程中,曾經有無數個時刻,尼克·胡哲想到過放棄,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如今,尼克·胡哲再次回想起曾經的這段倍感艱辛的學習過程時,他認為這是父母為他找到的能夠讓他融入社會所做出的最佳選擇。“對我而言,那段時間的確非常艱辛,但也正是這段艱辛時間里面付出的努力,讓我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信。”尼克·胡哲在一次演講中總結道。事實上,尼克·胡哲現在已經擁有了金融理財和地產專業的學士學位。
親愛的寶貝,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萬個小時的定律,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前面那段時間所付出的努力中的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在對我們并不擅長的陌生領域進行探索。而中間的這一部分積累的時間則是在為我們日后的厚積薄發做鋪墊和積累。只有堅持到了一萬個小時定律的后半段時間,我們才有可能超越這方面的同行人,才會開始有所建樹。生活中的我們總是會在某個灰心的時刻,認為我們這么久的努力似乎沒有得到想要的回報,因而總是想要放棄。但其實,凡事有因就有果,萬事萬物其實都有其特定的因果聯系。你所有付出的努力其實都不曾浪費,只是可能還未曾積累到足夠多才未爆發。但是并不排除日后的某一天,可能會在你不經意的某一個時刻,會給你帶來幫助,幫你解決掉一些問題。因此,親愛的寶貝,請你相信:人生中任何一個時刻所付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既然看準了就果斷地去努力,人生總是會越努力越幸運。
上一篇:懂得拒絕,也是自控的表現
下一篇:找到悲傷的合理宣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