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轉來山西靈臺縣一個姑娘的來信,她身有殘疾,歷盡艱辛上完了大學,又到了戀愛結婚的年齡。生活范圍狹小,現實的殘酷剝奪了她正常的選擇,別人給她介紹了“一個同齡人,在工廠當車工,相貌一般,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得多”。卻讓她覺得“人品憨厚老實,跟這樣的人過一輩子不會受委屈。但不知道沒有真正愛情的生活會怎樣?愛情是心靈的相投,難道連這最起碼的一點都不敢去追求嗎?可以承受苦難,不能委屈自己的情感和傷痕累累的心”。她還沒有答復那位車工,信的最后求助似地發問:“我該怎么辦?”
我喜歡俄羅斯的一句民諺:“沒有比替別人出主意更不負責任的了。”使本來就夠復雜的世界上的事情變得更加難辦了,就因為到處都有人管不好自己的事卻愛管別人的閑事,或滔滔不絕、旁征博引地或好為人師自以為兩肋插刀地或不懷好意地為別人亂出主意。我沒有回信,這種大主意,一定要由姑娘自己拿,我相信她會作出自己的選擇。但姑娘的誠心發問激起我一些想法,借這篇短文說出。
因為那小伙子是車工,人又長得一般,且老相,姑娘便斷定兩人“沒有真正愛情”。是大學生和工人不會產生“真正愛情”呢?還是工人本身就沒有愛情?正如階級斗爭的年代知識分子爭搶“工農兵”一樣,如今是商品社會,婚嫁格外注重門當戶對。所謂“心靈的相投”,其實是學歷相當。文化不相當心靈也難以相投,如果有錢,有外國護照,對有些人來說,心不相投并不妨礙以身相許,甚至可以做出心也相投的樣子。
姑娘在信中兩次用了“委屈”這個字眼兒,一個大學生跟一個“人品憨厚老實”的工人“過一輩子不會受委屈”卻要“委屈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說人不受委屈,愛情受委屈。那么找到了愛情,人會不會受委屈呢?人和愛情似乎不是一碼事……
世界上有終生不受一點委屈的人嗎?我想沒有。大多數人豈只受過委屈,還會受過侮辱和傷害,越是大人物、成功者,越是如此。人生常常是“委屈”才能“求全”。有人修養到家了,可以不以委屈為委屈,或者能屈能伸。在愛情上也如此,即便是刻骨銘心的充滿浪漫情趣的愛情,也會有誤解、委屈、轉合、高潮。那些愛情的幸運者,他們自己的感覺也未必像別人羨慕的那樣圓滿。沒有一點委屈就能愛得死去活來?就能白首偕老?只不過真正愛上了就不在乎委屈與否。
更何況情感世界里也有欺騙和假相,有些“白馬王子”后來發現是無恥小人或繡花枕頭,有的貌不驚人,處長了卻發現有驚人的優點。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是普通的男女,是這普通男女間產生的情感,使地球上的人類得以繁衍生息,創造文明,興旺發達。這種情感也許平淡漫長,沒有文學藝術中所描寫的愛情那么美妙和驚心動魄。但牢靠,自如,相互扶持,共度艱難人生。這種感情你不叫它愛情,叫它什么?或者叫做老百姓的愛情!這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功不可沒。被人們奉為愛情典范的亞當和夏娃,可沒有相互計較門第、財富、學歷等等,只因為他們是一男一女。
愛情成為文化,成為文化人的專利品,是后來的事。文化人大談愛情,向往愛情,在書里談,在舞臺上談,在屏幕上談,公開談,私下里談,談了不知有多少年,也無法給愛情下個準確的定義。無法定義的東西就是無法把握,人們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喜歡談論它,越談越神,越談越玄,創造了一種與普通人沒有關系的“文化愛情”,或者叫“藝術愛情”。甚至以為只有這個才叫愛情。從小就心向往之,到了成年卻往往追求不到那種神奇的愛情,不得不轉個大彎子,過老百姓式的愛情生活,生兒育女,代代相傳。許多人從中嘗到了普通愛情的歡樂。當然也有人感到痛苦和不幸。所以有人寧愿終身不嫁或不娶,也不降格以求。獨身者就沒有委屈嗎?倘是情感被壓抑,無所寄托,實在也是委屈了生命。
姑娘的路就是這么幾條,都在眼前擺著,何需別人說明。社會是很勢利的,講求對等和實惠,因為她有殘疾,別人才把一個車工介紹給她,社會認為一個身有殘疾的大學生和一個文化不高的工人正好般配。然而她大腦沒有殘,想像力發達,自尊心很強,感情豐富,有理想,有希望,這就是她的痛苦所在。如果她非常有錢或很有名氣,也許選擇的機會會多一些。然而生活中沒有如果……
姑娘憑一面之緣就給車工下了定語,未免過于自信。男女間產生感情無非是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見鐘情,多發生在“才子佳人”型和“英雄美女”型的人身上。沒有驚人的外貌和出眾的才華,沒有盡人皆知的壯舉、偉業、地位和財富,一見之下怎會鐘情?普通人一見有好感是可能的。另一種產生感情的辦法是多接觸,多了解,熟能相知,耳鬢廝磨,日久生情。
委屈也好,幸福也罷,完全看每個人自己的感覺。活著很有趣很重要,但也很實際很瑣細,需要勇氣和智慧。我想她會根據自己的意志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祝她快樂。
上一篇:如謎的人生
下一篇:尋找悍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