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是對抗打擊的法寶
人人都希望歲月靜好,一切都順遂如意,然而偏偏命運總愛捉弄人,常常會給人帶來沉重的打擊,也會讓人覺得無力面對殘酷的現實。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句話也告誡我們,要從容面對和接納人生的不如意,而不要總是覺得人生困難重重,甚至因此而主動放棄努力。
不可否認,人生中的很多意外和突如其來的打擊的確常常使人覺得無法面對,甚至會給人帶來致命的傷害。然而,只要一息尚存,放棄生命就是弱者所為,越是在艱難坎坷面前,我們越是要表現出頑強不屈的意志力,這樣才能積極地對抗打擊,才能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終奮勇向前,既不懼怕,也不后悔。人們常說,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雖然沉重的打擊給我們帶來的傷害遠遠超過普通的困難,但是,面對打擊,我們依然要頑強,絕不屈服,這樣才能讓自己藐視一切,勇敢堅強地傲然挺立。否則,自己就先繳械投降了,還如何能夠在苦難這所學校里畢業呢!
古今中外,有很多偉大的人在沉重的打擊面前從未放棄過,而是始終堅持,所以才能在人生中崛起,有了更好的人生表現。例如,中國古代的司馬遷,身陷囚牢,遭遇宮刑,身心都受到沉重打擊,卻依然堅持完成《史記》的創作。韓信是劉備的得力助手,在年輕的時候,韓信不務正業,每天都游手好閑,最終被屠夫挑釁,承受胯下之辱。他沒有選擇和屠夫拼命,而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因此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在西方國家,霍金雖然癱瘓在輪椅上,卻為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都是有著頑強意志力的人,所以才能在與命運博弈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終到達人生的巔峰,做出偉大的成就。這些都是堅持的力量鑄就的輝煌,也告訴我們,堅持與命運博弈,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很多人都喜歡聽貝多芬的作品,覺得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中呈現出雄渾力量。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積極且充滿力量的貝多芬,他自身的命運坎坷崎嶇,飽嘗磨難和備受打擊。在事業的巔峰期,貝多芬患上了嚴重的耳炎,導致耳朵失去聽力。眾所周知,搞音樂的人必須有著敏銳的聽力,由此可見,命運對于貝多芬非常殘酷,給予貝多芬的打擊也很沉重。一開始,貝多芬無法接受自己失聰的打擊,才32歲的他想到了死亡,甚至給弟弟留下遺囑。然而,他實在太熱愛音樂,也太想把自己寶貴的生命貢獻給偉大的藝術事業。既然不能演奏鋼琴,他開始進行音樂創作——作曲。然而,作曲也需要傾聽,為了更好地感受旋律和節奏,他想出一個好辦法,即通過一個小木棍,把自己的牙齒和鋼琴的琴箱聯系起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感受音樂,感受節奏和韻律。貝多芬正是這樣始終頑強地抗擊命運,并創作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給世人帶來了震撼心靈的力量!
一個人熱愛音樂,愿意獻身于音樂事業,卻失去了聽力,只能活在無聲的世界里,不得不說命運對其非常殘酷。這就像是一個人熱愛繪畫和攝影,命運卻讓他失去視力、目不能視一樣,會摧毀他的意志力,讓他失去對于生命的希望。如果一個人不夠堅強,輕而易舉地被這些挫折和磨難打倒,那么他就會失去人生的力量,只能被命運玩弄于股掌。為此,我們一定要振奮信心,對人生充滿希望,始終都拼盡全力奮發向上,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激發自己的所有潛能,從而走向成功。
男孩更應該有著頑強的意志力,而不要總是畏縮膽怯,否則,非但不能承受沉重的打擊,而且會在略微有不如意的時候就頹廢沮喪,輕易放棄。意志力是人生的脊梁,支撐著人們在很多艱難的困境里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并擁有源源不竭的動力。為此,男孩不但要身強體壯,而且要有精神的脊梁,才能在面對人生中各種糟糕境遇的時候始終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態,從不屈服,更不放棄。
上一篇:想要他人信任自己,先要學會信任他人
下一篇:打破思維的銅墻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