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拒絕,也是自控的表現
生活中,沒有人喜歡被拒絕。同樣,習慣于中庸之道的中國人,在拒絕別人時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障礙,這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同時,也與當今社會某些從眾心理有關。不敢和不善于拒絕別人的人,實際往往得戴著“假面具”生活,活得很累,而又丟失了自我,事后常常后悔不迭;但又因為難于擺脫這種“無力拒絕癥”,而自責、自卑。
你是否曾經為以下事情傷腦筋:一個你曾經認識的人,他品行不良,但非要和你借錢,你深知,如果錢借給他,就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或者一個熟識的生意人向你兜售物品,明知買下也會吃虧?或者你的患難朋友,曾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你,現在有求于你,而你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不相信,認為是你忘恩負義,故意不幫助他……遇到這些問題,你該怎么辦?要記住,你不是神仙,也不能呼風喚雨、有求必應,該拒絕的,就必須要拒絕。如果不好意思當場拒絕,輕易承諾了自己不能、不愿或不必履行的職責,事辦不成,以后你會更加難堪。
因此,如果你能學會拒絕,那么,你也就掌握了一種自控力。實際上,學會拒絕,并不是件難事。我們先來看下面的一則案例:
陳平是一名部門主管,當初公司把他調到這個部門的時候,他就不大樂意,因為他早有耳聞,這個部門的前任主管在管理團隊的時候,喜歡事必躬親,什么都為手下安排得妥妥當當,喜歡當老好人,部門大事小事總是一把抓,而導致了此部門員工沒有得到很好的工作歷練,因此,他們在公司所有部門員工中是能力最低的。但既然公司已經下達了指令,陳平只好硬著頭皮上了,他也有志于改善部門狀況。
報到的第一天,秘書小林就對陳平說:“主管,我之前沒有做過這類的報表,你幫我做一下吧。”
聽到這話,陳平覺得很詫異,做報表在公司一直都是秘書的本職工作,小林的請求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很生氣,但一想到,要是第一次就這么嚴厲地對待員工的請求,勢必會讓自己在下屬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想了想之后,他對小林說:“不好意思啊,今天我剛來,事情太多了,等忙完這周的活,你再把數據表拿來。”
一聽到陳平這么說,小林心想,這份報表周五前必須要交到公司財務部,哪里還等得到下周?于是,她只好自己去處理了。
這招果然奏效,后來,陳平用同樣的方法擺平了很多下屬們的請求。
案例中的主管陳平可謂是一片苦心,為了讓下屬能盡快成長起來,他覺得讓下屬自己動手更有積極的意義,于是,面對秘書的工作求助,他采取了拖延的策略加以拒絕。這種心理策略很簡單,對于你不想答應的請求,你完全用不著下決定,用不著點頭或者搖頭,而只是讓來請求你的人遲些再來。例如,你可以說:“我的任務現在排得滿滿的,你能不能兩個禮拜以后再來找我?”如果這個人不錯的話,他會把兩星期后再來找你這件事加進自己的備忘錄里。要是這人不地道,他肯定早把你忘了。有的時候如果你連著拖延了兩回,那個人就會放棄了。
的確,拒絕別人或被別人拒絕,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每天都可能經歷的事情。這是人生中非常真實的一面,誰都會遇到這樣的經歷,朋友、同事,甚至領導來找你幫忙,但有時他們所提出的要求是你沒有能力或不愿意去做的,此時,我們就要學會拒絕他們的請求。當然,拒絕絕非簡單地說“不行”,而要闡明不行的理由,讓對方知道你的難處,從而理解你。這樣你才不會因為拒絕對方而得罪對方,不至于影響你們之間的情誼。
當然,這只是拒絕他人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我們在拒絕他人時,還需要掌握其他一些要點:
1.態度要真誠
我們之所以拒絕對方,多半是因為我們實在無能為力,而表明難處,也是為了減輕雙方的心理負擔,并非玩弄“技巧”來捉弄對方。因此,拒絕他人,態度一定要委婉、真誠,特別是上級對下級的拒絕、地位高者對地位低者的拒絕等,更應注意自己說話的態度,不可盛氣凌人,要以同情的態度、關切的口吻講述理由,爭取他們的諒解。而在結束交談的時候,還應再次表明歉意,熱情相送。
小張是公司的一名小領導,員工的工作他必須參與,上級領導的工作他也不能推卸,因此,他常常忙得焦頭爛額。最近,他負責一項權責以外的工作,弄得頭昏腦漲。因為是第一次經手工作,不明白的地方很多,所以常在思考上花費很多時間,導致工作進度很慢。偏偏在這個時候,上司又要求他去參加拓展業務的研討會。
小張不自覺地就用比較強烈的口氣拒絕說:“不行啊,我現在根本就沒時間參加什么研討會。”
上司聽后,似乎心頭也起了一把火,很不滿地說:“好吧,那從此以后就不再麻煩你了!”
顯然,小張的言辭有不妥之處。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將上司的請求當做指示、命令。一道命令下來,就沒有拒絕的余地。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不留余地地拒絕,上司肯定會發火,而且也讓上司的面子很掛不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說明一下自己的處境。一般來說,如果將自己的難處真切地說出來,上司是能體諒并且接受你的拒絕的。
2.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當你在拒絕別人時,一定要先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在選用表達的詞語時應準確、委婉。
3.為對方找個出路
直接拒絕對方難免令人失望,此時,你不妨為其再指一條明路,比如,“這件事我實在沒有時間幫你去辦了,你不妨去找某某試試。”“這份資料我這幾天就要用,不過圖書館還有一份沒借出去,你趕快去應該可以借出來。”因為對方有了其他“出路”,他對你的拒絕也就不會太在意了。
總之,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注意以上幾點會幫助我們將拒絕帶來的不愉快程度降到最低。
上一篇:慢的人抓不住任何機會
下一篇:所有的努力,或早或晚,都會給你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