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持家之本
周建生:幸福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
周建生一家共有五口人,上有年近七旬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大學和上高三的兩個兒子,是典型的農村家庭,家里人口多,在生活上并不算寬裕。2012年,夫婦二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申請農村婦女小額創業貸款后,努力發展設施農業溫棚,成為村里致富模范戶,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美滿。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溫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周建生一家共有五口人,上有年近七旬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大學和上高三的兩個兒子,是典型的農村家庭,家里人口多,在生活上并不算寬裕,但周建生與他的妻子還是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共同的志趣,正直、善良的品格,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使這一對夫妻互相尊重,互敬互愛。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周建生家中同樣表現得細致入微。年過七旬的老母因為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需要不間斷的藥物治療,周建生夫妻二人省吃儉用為母親看病買藥。多年來,妻子鄒鳳琴始終堅信一個理念:“國家之大,百善孝為先。”她不僅這樣去做,還經常教育兩個孩子孝敬老人。盡管夫妻二人一直省吃儉用供兩個孩子上學,給母親看病,二人也明白只靠這樣不是長久的辦法,要想家庭富裕必須堅持發展溫棚葡萄,實現土地增值。可是有了想法資金卻成了攔路虎,正在一籌莫展之際,政府鼓勵農村婦女自主創業而發放的農村婦女創業小額貼息貸款成了二人的福音。
有歌曲唱:軍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如果說對事業的追求和要求學習共同進步是兩人培養深厚感情的土壤,那么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則是兩人深化感情的陽光雨露。生活當中,每當發生摩擦時,他們都能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較好地解決問題。妻子既是他事業的好幫手,又是家庭主婦,把家庭照顧得細致入微。長期以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料理家務,受到鄰里的高度贊揚。他們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將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加強親情培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健康快樂長大成人。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做一個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如今,大兒子已經順利考取中國海洋大學,二兒子高三在讀,品學兼優。
2012年,周建生、鄒鳳琴夫妻二人利用申請下來的農村婦女小額創業貸款,開始發展設施農業溫棚。夫婦二人積極探索,努力學習,憑借早年間經營經驗,于次年實現每棟溫棚平均收入兩萬元,成為村里致富模范戶。富了起來,他們也沒有忘記村里其他人。憑借自己不斷地學習和實踐積攢下來的經驗,夫妻二人主動幫助其他種植戶。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從容,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幸福不是在別人的眼里,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心里。如何創造一個和美向上和睦文明的家庭,周建生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無私奉獻、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幾十年來,他也是一直履行著這一點。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
上一篇:《勇于擔當好丈夫》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口弦家訓:技藝不只是物質的傳承》優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