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準確定位,然后展示自我價值
每一個人都具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價值,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取代我們,也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貶低我們,除非我們自己看輕自己、自己貶損自己。
人活著就應該善待自己,在低潮時給予自己鼓勵。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無法避免諸多的挫折,但是不管那些無情的打擊如何使我們痛苦、受傷,我們都不應該忘記自身的價值,更不應該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者妄自菲薄。
哲人說,我們的命運如同一顆麥粒,有著三種不同的道路。一顆麥粒可能被裝進麻袋,堆在貨架上,等著喂給家畜;也可能被磨成面粉,做成面包;還可能撤在土壤里,讓它生長,直到金黃色的麥穗上結出成千上百顆麥粒。人和一顆麥粒唯一的不同在于:麥粒無法選擇是變得腐爛、做成面包,還是種植生長。而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有行動的自由,更有心的自由。我們不該讓生命腐爛,也不會讓它在失敗、絕望的巖石下磨碎,任人擺布。
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視自己比實際的自己更偉大才行。”人生漫漫征途,在前進的旅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在生活這片藍天里,給自己準確定位,讓自己馳騁在最適合的領地。對此哈佛告訴我們:人活于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切不可因為在某方面遜色于別人而失去自我。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翱翔于藍天,馳騁于大地,但是在夢想開始放飛之前,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自己,你是否具有翱翔的能力?你是否能夠馳騁于大地?如果在沒有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就擅自定位,一旦夢想跌落,內心的失望是無法忽視的。另外,無法給自己準確定位,只會導致好高騖遠或者內心自卑。每一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上帝賦予了我們獨特的個性,只要我們走出盲目模仿別人的樊籬,找準自己的位置,人生將會變得豐富多彩。
大衛·奧格威曾當過推銷員、做過農夫、當過外交官。他移居在美國,同時不斷往來于歐洲大陸。年輕時的奧格威雄心勃勃,他有兩個夢想:一是擁有一部勞斯萊斯汽車,一是獲得爵士爵位。于是,每到黃昏的時候,他都會去英國國會下議院,坐在觀眾席里傾聽別人討論,他渴望自己有一天也會參加這里的討論。但是,突然有一天,奧格威發現自己對這一切失去了興趣,他對自己說:“這里并不適合我。”然后,他就站了起來,以一種坦然而輕松的心情走出了下議院,解脫之后,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焦慮:自己38歲了,還能夠使生命輝煌嗎?沒過多久,奧格威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他被譽為現代廣告的“教皇”。
每個人都想成為高大的樹木,渴望矗立在高處俯瞰這個世界,但是,生活的現實與殘酷卻讓我們成為了一顆顆小草。與其他人相比,自己的生活顯得那么不堪,于是許多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許將在庸庸碌碌中度過一生。其實,小草也有它的價值,當所有高大的樹木都已經枯亡時,那一片綠意盎然的小草卻釋放著最后的美麗。它們并不想成為高大的樹木,它們深知自己的價值是什么,只想做它們自己,懷著這樣一份希望,它們自然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如同小草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沒有任何人或事能夠取代我們,也沒有任何人或事能夠貶低我們,除非我們自己看輕了自己、自己貶低了自己。
1.善待自己,給自己自信
活著我們就要學會善待自己,在失意時鼓勵自己,在得意時勉勵自己。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們無法避免偶爾的挫折與困難,但是,不管我們將受到什么樣的打擊,即使我們正在經歷著痛苦、難堪,我們都不應該忽視了自己的價值,不要妄自菲薄。以一份崇高的使命感,展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2.不要自卑,學會接納自己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我們應該接納自己。而且,自身價值的大小并不在于他人的評價,而是在于我們給自己的定價。一個人的價值是絕對的,堅持自己,重視自己的價值,給自己成長的空間,每個人都會成為“無價之寶”,我們將告別平庸的人生。
上一篇:笑臉對人,才能得到他人笑臉相迎
下一篇:耐心等待,未來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