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言直諫的孫伏伽
那是在公元618年,亂世英雄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在第五年冬天,舉行了唐朝歷史上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孫伏伽名列榜首。
孫伏伽看到,戰亂之后的唐朝還很落后,需要盡心治理。于是就對皇帝李淵說:“隋朝是因皇帝不聽取誠實的忠告才滅亡的,陛下要吸取教訓。再有才華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國事都想得周全,只有善于用人,虛心聽取意見才能治理好國家。”
李淵聽后,覺得孫伏伽是為國家著想的忠信之人,于是就任命他為治書御史。此后,孫伏伽多次向李淵直言進諫,深得唐高祖李淵的信任。
后來到了唐太宗時期,孫伏伽仍然冒死向唐太宗進諫。唐太宗在繼位之前,南征北戰,經常打仗。后來天下太平了,沒仗可打,于是就迷上了打獵,幾天不打獵心里就癢癢。
有一天,唐太宗又要去打獵,他領著幾個侍衛,背弓插箭,帶著獵鷹和獵犬,正要出發。這時孫伏伽匆匆趕來,一把拉住馬韁說:“陛下打獵,游戲林中,騎馬射箭,沒有必要的保護措施是很危險的。一旦有個三長兩短,誰來主持政務?勸陛下為了國家百姓,不要貪圖一時痛快,任著性子干這種無益的營生。”
正在興頭上的唐太宗好像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又掃興又尷尬,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但是他又不想破壞大唐朝虛心納諫的傳統,于是就耐著性子說:“我今日閑著無事,又不貪戀女色,只喜好打獵,想借機會出去走走。再說我打獵都繞著村莊,從不驚擾百姓,另外侍衛也帶了十來個,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說完就要登鞍上馬,并向隨從揮揮手,準備出發。
哪料到,孫伏伽把馬韁繩繞在腰間,跪在馬前說:“陛下今天出門,就請從老臣身上踏過去,我愿意用死換取皇上對誠實忠告的采納。”
唐太宗大怒,說:“我本來認為你是一個誠信勇敢的人,能夠以誠言進諫,不好損你顏面;哪知你卻不知好歹,目無高低,限制起我的行動來了。我連這點兒事都做不了主,還當什么皇帝?來人,把他給我拖出去斬了。”幾個高大強壯的武士立刻聞聲而來,把文弱的孫伏伽像抓小雞一樣抓在手里。
孫伏伽面無懼色地說:“夏朝的關龍逢因直言進諫而被殺,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見,也不愿意再侍奉你了。”
這時,唐太宗笑了,說:“我不過是試一試你的膽量,你還真是一個誠信有勇的君子,有你真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啊!好,那朕今天就不出去了。聽說你棋藝很高,朕要和你下一盤,享受一下和高手下棋的快樂。”不久,唐太宗封孫伏伽任諫議大夫。
古人有句話,叫做“文死諫,武死戰”。就是說,做文臣的要敢于向皇帝直言諍諫,指出皇帝的缺點錯誤,糾正不符合正道的行為,而不是一味迎合,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其中就體現著一種誠實正直的品德,這種品德至今仍應發揚光大。
上一篇:誠信無私的閻敞
下一篇:謙恭禮讓的楊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