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之忍第五十
驕之忍第五十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貴而自多。
蓋惡終之釁,兆于驕夸;死亡之期,定于驕奢。先哲之言,如不聽何!
昔賈思伯傾身禮士,客怪其謙。答以四字,衰至便驕。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歟!
【譯文】
《老子·九章》中說:“金銀財寶堆滿了屋子,沒有誰能守得住。因為富貴就變得驕橫奢侈,那么就會給自己埋下災禍的隱患。”
魏文侯的師傅田子方教育魏文侯,說,諸侯如果對人驕橫就會失去他的封國,大夫如果對人驕傲就會失去他的領地,只有貧賤之人對人驕橫什么也不會失去。魏文侯將師傅田子方的這番規勸教導謹記于心,不敢因為富貴而變得狂妄自大、驕橫奢侈。
《尚書》中早已指出:如果導致了惡劣的后果,那么其先兆一定是驕傲自夸;《說苑·叢談篇》中也提到:驕橫并沒有與死亡相約,但死亡必定會出現;唐太宗也說過,如果驕橫奢侈,那么危亡馬上就會到來。以上這些先哲們的話,人們怎能不聽呢?
北魏賈思伯身為皇帝的老師,擁有極高的聲望,卻并不驕橫,反而謙恭敬賢,有人奇怪他為何這么謙虛,他回答:“衰至便驕。”他的這句話,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富含哲理的話。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為人處世怎能不忍住驕傲之心呢?
【評析】
人生在世,會有各種各樣的險境,驕傲可能是最可怕的一種。驕傲是成功者的特種病,是英雄頭腦中的惡性腫瘤,是天之驕子的致命克星。人越是成功,就越容易染上這種病,而一旦沾染,極少有不遭致失敗的。那些站在人生事業高峰上的人,千萬要忍住驕傲的心啊!
典例闡幽 驕傲自滿,自遺其咎
隋朝仁壽(601—604)年間,才學卓著的顏師古由尚書左丞李綱推薦,被任命為安養縣尉。尚書左仆射楊素見顏師古其貌不揚,瘦小年輕,心存輕視,于是對他說:“安養縣政務繁重,百姓難治,你能勝任其職嗎?”
顏師古傲氣上來,開口道:“我雖不才,卻也未把安養小縣放在心上,正所謂殺雞不用牛刀,我勝任有余啊。”
楊素感到驚異,但也心有不快,他訓誡顏師古說“為人最忌無所敬畏,驕傲自大,你縱有大才,也用不著盛氣凌人。看你的個性,終不是有福之人啊。”
顏師古到任后,政務練達,處事精明,安養縣被他治理得很好。他志滿之余,忍不住常向人抱怨。
他的好友同情他,卻也開導顏師古。顏師古不聽好友良言,仍自高自大,漸漸疏于政務。怨憤之下,他干了幾件錯事,被人舉報而被免官。
顏師古返回長安,在家閑居,一時陷入困境。他整天自怨自艾,精神變得十分頹廢。一日,他的一位好友探視他,見他如此消沉,眉頭一皺,說:“你有此一難,在我看來當是好事,你想聽聽其中原因嗎?”
顏師古目光茫然,木然點頭,他的好友接著說:“你自恃有才,目空一切,放蕩任性,如今丟官在家,應是神靈對你的告誡。若你能從中自察己失,痛改前非,日后當有大的作為。”
顏師古沒有反駁,心中還是堅持己見。他四處托人復官,都沒如愿,后因家中生活貧困,他只好以教授學生維持生計。
李淵起兵后,顏師古投奔了他,唐太宗即位后,顏師古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官位漸高,顏師古無忌無理的行為也多了起來,他瞧不起比他官位高的人,對沒有才學的官位低的人常出口不遜。一時,許多人都厭惡他。
唐太宗李世民雖愛顏師古的大才,但也對他的缺點提出了中肯的批評,他曾語重心長地對顏師古說:“任何人都有他的長處,你應該謙和待人,不該抓住別人的短處不放。”
顏師古口中言是,心中卻不以為意,他私下對家人說:“我看不慣那些蠢材的德行,難保心有怒氣,實不能和他們做到謙讓啊。遍觀朝臣,又有誰在學問上超過我顏師古的呢?我鄙視他們,難道錯了嗎?”
顏師古驕縱日甚,對清規戒律從不放在眼里,一年之后,他終因犯了大錯被唐太宗免除了官職。
上一篇:忍學《食之忍第六》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韓非子·主道第五》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