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保加利亞人民的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著名活動家。1882年6月18日出生于拉多米爾縣科瓦切夫齊村一個手工業者家庭。因家境貧寒,十二歲被迫中途輟學,到索非亞一家印刷廠當學徒工。工余刻苦自學,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十八歲時被選為索非亞印刷工會書記。1902年加入保加利亞工人社會民主黨。1903年該黨分裂后,站在革命的“緊密派”一邊。1904年當選為中央工人理事會理事和索非亞地方工人理事會書記。1905年當選為索非亞黨組織的書記和全國工會同盟中央書記。1909年起擔任黨中央委員。1910年被選入國際礦工聯合會執行局。1913年當選為保加利亞國會議員,任緊密派社會黨議會黨團的書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堅決反對政府的戰爭撥款。1918年因從事革命活動一度被捕。1919年5月25日,“緊密派”改組為保加利亞共產黨后,當選為黨的領導成員。1921年出席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會見了列寧,并參加籌建紅色工會國際,當選為理事。1922年出席工會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被選入執委會。1923年9月,領導反法西斯武裝起義,9月起義失敗后,被保加利亞當局缺席判處死刑。他流亡南斯拉夫、奧地利、德國等地,組織了黨的國外委員會,擔任巴爾干共產主義聯盟主席團書記、共產國際執委會西歐局的領導人,積極從事反法西斯和反戰的斗爭。
三十年代初,季米特洛夫僑居德國。1933年2月27日,上臺不到一個月的希特勒納粹黨制造“國會縱火案”,誣告季米特洛夫“參與縱火”,于3月9日加以逮捕。納粹黨經過六個月的陰謀策劃,于9月21日在萊比錫開庭審訊。季米特洛夫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把法庭作講壇,變被告為原告,無情揭露了法西斯匪徒的縱火陰謀,當面戳穿了普魯士總理、國會議長戈林和納粹黨宣傳部長戈培爾等“證人”的無恥謊言,為全世界共產黨人樹立了同法西斯頑強斗爭的光輝榜樣。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德國納粹當局被迫于12月23日宣布季米特洛夫無罪,但直到1934年2月27日才予以釋放。
季米特洛夫出獄后來到蘇聯,擔任共產國際執委會政治書記處書記、政治委員會委員、中歐地區局領導人和執委會主席團成員,并受托籌備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1935年7月25日一8月20日,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他在會上作了題為《法西斯的進攻與共產國際為工人階級反對法西斯團結而斗爭的任務》的中心報告,并就大會的討論作了題為《工人階級團結起來反對法西斯》的總結發言。季米特洛夫闡明了法西斯主義的特征和階級實質,指出反對法西斯主義和戰爭的關鍵,是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基礎上的廣泛的人民陣線,從而為各國共產黨的反法西斯斗爭指明了方向。季米特洛夫在這次大會上當選為共產國際執委會總書記。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以后,他致力于改進共產國際的領導工作,解散了地區局,不再向各國黨派全權代表,積極幫助各國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在西班牙內戰中倡議組織了國際縱隊,并領導組成了保加利亞人民陣線。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曾片面強調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而忽視了民族解放的趨勢。蘇德戰爭爆發后,轉而重視戰爭的反法西斯性質,號召各國組織民族解放斗爭和抵抗運動。1942年7月倡議成立了保加利亞祖國戰線。1943年6月共產國際解散以后,領導保加利亞的反德抵抗運動。1945年6月,蘇聯蘇維埃主席團授予他列寧勛章。11月4日,回到闊別二十二年的祖國,擔任保加利亞共產黨總書記。1946年9月,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誕生后,出任部長會議主席。1949年4月因病赴蘇聯醫療。7月2日,病逝于莫斯科。
上一篇:孟郊
下一篇:季諾維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