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子虛一賦,相如遽顯;闕書一下,頓榮主偃。王生布衣,教龔遂而曳祖漢庭;馬周白身,代常何而垂身唐殿。
人生未遇,如求谷于石田;及其當遇,如取果于家園。豈非得失有命,富貴在天?
卞和三獻,不售;顏駟三朝,不遇。何賈誼之抑郁,竟知終于《鵬賦》。噫,可不忍歟!
【譯文】
西漢司馬相如只因寫了一篇《子虛賦》而受到漢武帝的賞識,頓時聲名大振;西漢主父偃懷才不遇,后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漢武帝與他相見恨晚,委任他為郎中,他頓時榮耀百倍。西漢王生,因指點龔遂應對皇帝的詢問得當而受到皇帝的贊賞,并獲得官位;唐代馬周,因代常何寫奏章,提出20多條建議而受到皇帝的青睞,榮任中書令。
一個人在機遇沒有來臨的時候,就好像在石頭上求取谷物,難如登天;而等到機遇降臨身邊,就好象在自家果園里采摘果實,易如反掌。這難道不是得失由命運安排,富貴在于天意嗎?
楚人卞和三次向楚王獻上美玉,都沒有獻出去;西漢人顏駟歷經三代皇帝都未被重用。西漢賈誼,頗有才能,但遭小人嫉妒,抑郁不得志,因此作《鵬賦》以明心志。啊!成功與失敗有時只是機遇之差,當你懷才不遇時,怎能不耐心等待機會呢!
【評析】
人生在世,懷才不遇是很常見的事情。一是由于自己的才華沒有被發現,所以也就不可能被重任,二是雖然胸懷大志,滿腹文武韜略,但是生不逢時,也很難成大事。但是,真正有大志的人,即使是平生不得志,也會堅守自己的操守,等待著那微乎其微的時機出現。其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時機,而且只要我們做一個有思想準備的人,就遲早能等到時機的垂青,只是我們有時不愿做長久的等待而已。因為等待時機的來臨需要面臨無限的孤獨和寂寞。
典例闡幽 堅守操守,等待時機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可能都沒有發跡的機會;但是有的人仿佛天生就是幸運兒,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有良好的機遇。對于那些成功的人來說,他們在等待機遇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創造機遇。
楚人卞和得一美玉,多次進獻,卻都沒有獻出去,反而使自己受到多次傷害。西漢顏駟歷經三代皇帝都未受到重用,問其原因,則答:“文帝喜歡任用文人,而我喜歡習武;景帝喜歡任貌美的人,而我長得丑;你您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年紀又大了。所以,經歷三代都未有升遷的機會。”可見機遇對于取得成功影響何其大啊!西漢的賈誼,才華過人,卻遭到小人的嫉妒,終生郁郁不得志,唯有借寫鳥抒懷,作《鵬鳥賦》來表明心志。
戰國時,安陵君是楚王的寵臣。有一天,江乙對安陵君說:“您沒有一點土地,宮中又沒有骨肉至親,然而身居高位,接受優厚的俸祿,國人見了您無不整衣而拜,無人不愿接受您的指令為您效勞。這是為什么呢?”
安陵君說:“這不過是大王過高地抬舉我罷了。不然哪能這樣!”
江乙便指出:“用錢財相交的,錢財一旦用盡,交情也就斷絕;靠美色結合的,色衰則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就遭遺棄;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已被驅逐。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著急,覺得您處于危險之中。
安陵君一聽,恍如大夢初醒,恭恭敬敬地拜請江乙:
“既然這樣,請先生指點迷津。”
“希望您一定要找個機會對大王敘說您的忠心,必能長久保住權位。”
安陵君說:“我謹依先生之見。”
但是過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沒對楚王提起這句話。江乙為此又去見安陵君:“我對您說的那些話,至今您也不去說,既然您不用我的計謀,我就不敢再見您的面了。”
言罷就要告辭。安陵君急忙挽留,說:“我怎敢忘卻先生教誨,只是一時還沒有合適的機會。”
又過了幾個月,時機終于來臨了。這時候楚王到云夢去打獵,安陵君向楚王表明了自己的忠心,終于保住了權位。
上一篇:忍學《不滿之忍第六十八》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與之忍第六十一》譯文與賞析